谁知我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 最新最全的电子书下载网欢迎您^_^

logo

所有万历十五年(增订本)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未被注册的程序员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书籍《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来自豆瓣)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hughna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皇帝也是人而并非神,即使他的意志被称为“圣旨”,也并不是他的判断真正高于常人。它的高于一切的、神秘的力量是传统所赋予的,超过理智的范畴,带有宗教性的色彩,这才使他成为决断人间的最大的权威。如果官员们承认他的决断确乎出于他自己而非出于佞幸的操纵,那么即使有失公允,也可以使大家绝对服从。

来自微博用户周游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2:59 (高亮) 原文: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3:03 (高亮) 原文:即算本朝推行伦理道德以作为治国的标准,收效不如理想,可是也别无更好的办法。假如没有这些观念和原则,我们政府靠什么而存在?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09 13:03 (高亮) 原文:个人的私心会随时随地变迁,只有伦理道德永恒不变。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11 10:11 (高亮) 原文:而权术又总是和诚信背道而驰的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 13-08-11 10:23 (高亮) 原文: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2 20:14 (高亮) 原文:而在皇帝那里,虽然无法挽留群臣所不齿的大官,却必须表示有能力斥退他们所欣赏的小官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36 (高亮) 原文: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说是有条件的,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37 (高亮) 原文: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相辅相成,在这庞大的组织中,下层的官员把无数不能尽合事实的书面报告逐级递送到中枢,以其数量之多和情况之复杂而要期望中枢事事处置得宜,自然是不可能的。端坐在宝座上的皇帝,他的力量带有宗教色彩,其神秘之处,就在于可以使不合理的处置合理化。换言之,皇帝的处置纵然不能事事合理,但只要百官都能俯首虚心地接受,则不合理也就成为合理。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44 (高亮) 原文:正德要求实现个性的发展,而帝国的制度则注意于个性的收缩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 13-08-16 19:47 (高亮) 原文: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其实也是把他纳入规范的一种节目,其目的在于使他懂得皇位的继承乃是国本,必须取得众人的公认而不能凭一己的好恶作出不合传统的决定。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7 20:31 (高亮) 原文:所有措施均出自诚意,这一大前提使他扪心无愧,至于成败利钝,那又并非他个人的力量所能左右。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7 20:38 (高亮) 原文:申时行虽然号称谦虚抑让,但毕竟没有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9 09:42 (高亮) 原文:如果和平的希望没有断绝就决心接受全面战争,这不能说是明智的办法。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19 09:42 (高亮) 原文: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获捷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则可以使本朝彻底垮台。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20 20:08 (高亮) 原文:平日他们以道德的名义解决技术问题,现在却要用技术的名义去解决道德问题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 13-08-20 20:11 (高亮) 原文: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2 19:27 (高亮) 原文: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09:48 (高亮) 原文:俭朴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也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09:48 (高亮) 原文: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 13-08-25 10:30 (高亮) 原文:这些乡民也似乎只是一群动物,既浑浑噩噩,又狠毒狡诈,易于冲动。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0:45 (高亮) 原文:武人在刀剑矢石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的心目中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0:46 (高亮) 原文: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5 14:44 (高亮) 原文: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9 19:02 (高亮) 原文:中国的古典诗歌,如果用冲淡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深切或激动的情绪,就谓之含蓄;如果用棱角分明的粗线条勾画出不受拘束的气概,则谓之豪放。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 13-08-29 19:09 (高亮) 原文:但是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3-08-29 19:15 (高亮) 原文: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可如何!”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3-09-04 23:04 (高亮) 原文:以立异为标榜,立异的目的还是立异,所谓放浪形骸,无非是为了博取超凡脱俗的美名。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07 20:36 (高亮) 原文: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20 11:27 (高亮) 原文:创造一种哲学思想比较容易,因为它是哲学家个人意识活动的产物。但是宣布一种政治思想,以之作为治国的原则,其后果则为立竿见影,它必须在技术上符合现状,才能推行无碍。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 15-03-20 11:37 (高亮) 原文: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 15-03-31 17:56 (高亮) 原文: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

来自微博用户hughna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这种局面不打破,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的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罅隙,给这些人以那么强烈的引诱,阴与阳的距离越来越远,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

来自微博用户静听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图片1> 别闹

来自微博用户静听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图片1> <图片2>

来自微博用户13street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司法建议暴露了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的长期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海瑞一生的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来自微博用户13street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一个君子合一有志于做官,海瑞的回答是无非出于恻隐和义愤。一个人如果出于牟利,他可以选择别的职业,或为农,或为供,或为商。如果为士做官,则应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

来自微博用户行行走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皇帝像是笼中鸟。紫禁城是个硕大的鸟笼。皇帝这只鸟如何舞蹈,还要看那群文官的态度。小时候,觉得皇帝太牛叉,权利无边。后来,听说皇帝是安全系数最低的职业。并且,这个职业要求之高,学术之多,压抑自由灵魂。如今,倒是同情万历皇帝了。他的创造力想要总在书法,用在练兵上,都是被臣下斥责,劝谏。政治上,如果国家太平,他只需要在各种仪式上人到,礼到,便也就合格了。政治制度成熟后,文官势力强大,管理体制运作,实际上并不需要皇帝多大智慧。皇帝的创造力没有发挥空间,所有不符合伦道规范的创造都是不合时宜的。如果他注定有艺术气质,自由追求,也只能憋着,苦闷到死。就是立储问题的自由都没有。可怜,可悲。如果他是开国之君,如果国家飘摇,如果他魄力足够,兴许,他的创造力还是能够有所发展和展示的。可惜,没有。他孤独,他寂寞,他总是要一以当十地战斗。他挫败,他灰心,他从此不爱朝政。以冷漠对抗文官各怀鬼胎的争斗,他真倦了,累了,热血也开始冰凉。

来自微博用户行行走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生长在传统家族中,其读书功名的功劳一部分来自自己,一部分来自家族几十几百人几辈努力。等到功成名就,却又想要个人自由,不顾家族责任,自然不被家族理解。个人自由在那个年代是奢侈品。功名就是集体的功名。所以说,光宗耀祖一点没有错。几代人的付出才一个出人头地。于道理上,李贽就逃不了这家族的道义。他的苦闷自然也是古典书无法解决的。出家就是光明正大地逃避。

来自微博用户行行走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明朝不是没有好将领,而是好将领也被制度扼杀了。像是指责中国人得不了诺贝尔一样,偏偏华人去了美国为什么就可以了?人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遇到良好的环境,就能够茁壮成长。这好,并非仅仅指经济优渥。莫言获诺奖后,演讲中尤其提到最想念母亲。一句话,一个眼神,足够让儿子记住一辈子,并且永远从中汲取能量。 回头说,戚继光当然不是小孩,他是成熟政治家,卓越军事家。于他而言,他有自己小宇宙,受制度落后牵绊,却能够以技术弥补,并能够最大化军事效果。他有现实感,其实也就是务实。大抵能够成就卓越勋功的都是这类人。与他同时代的愈大猷,也不乏军事天才,却少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是,著说立说倒是另有发挥。于军人而言,显然也是苦闷的抒发。 明朝的将领权力从后勤,升迁,管辖,调度等诸多方面都被限制,军人差不多只有战术这个层面可以发挥。战略统筹就会和文官集团各种争论,无法形成体现军人思考的整体布局。制度本身设计也就是为了维持帝国对内统治,并不考虑入侵和积极防守。经济制度注重自耕农,契约精神只限于基层农业领域。这些都说明整个明朝就是一个守成,无进取心的时代。

来自微博用户行行走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政治人物口中的大理想,大道德,做人民公仆,就是阳的一面,它光辉灿烂,动听悦耳,然后,私下里,并非人人心口一致,表里如一,还是有人贪污,有人权钱交易,有人违法乱纪。这是阴的那一面。过分强调阳,否定阴,不能给政治人物应有的个人利益,反而造成了他们的虚伪,假模假式。明清的公务员的薪水都不高,所以,京官收地方官厚礼,地方官巧立名目搜刮,朝廷一定程度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里不一,有法不依,谈何法律权威?当然,那个年代,法律远没有道德教条,四书五经被重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影响深刻。官员俸禄提高,兴许在统治者那里就是有悖灭人欲的信条的。人欲终究不能消灭。一部金瓶梅,基本上也告诉了我们底层的官商如何充分满足自己欲望,又如何嘴上道德高尚的。在思想领域,心学就已经肯定了人欲,这个学派受到了张巨正的关注。民间也开始盛行。物极必反,那个极端反人性的意识形态也撑不下去了。老百姓用自己的行动向这套逻辑投了否定票。

来自微博用户the_marz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万历皇帝熟悉礼仪,9岁登基,1587年已经24岁。 明朝的一大特点是,仅以保障百姓最低的温饱来统治国家,在治理国家中,没有具体实在的法律,只有抽象的伦理道德。明朝执政的原则是,君臣以道德伦理来约束自己,以此来共治。但是如果有人反过来,以道德伦理作为武器恶意攻击别人,则是本末倒置。 明朝没有宰相,内阁首领称为首辅,是文渊阁大学士,本职是教书的。 张居正过于自负,不理解文人的特点。文人的特点是,表面上是人民的仆人,实际上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在明朝,皇帝联合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乡绅,而是文人阶级;这导致了文人阶级是国家统治层的一员。张居正在对待文人阶级时,忽略了后者,导致了对待文人的轻慢。同时,文人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于“阳”他们重视道德,于“阴”却有自私的需求不能言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不重视任一者都会导致和文人阶级的间隙。 张居正对待文人阶级不讲策略,只讲效率;这导致了他的不得人心。同时,张居正对待自己同样不够自律,虽然功劳甚多,但是他自身也不够检点,一面为人师表教育皇帝,另外一面生活奢靡,做事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最终导致了张居正在亡故后,迅速失势。 万历皇帝在了解了其中原委之后,也再也不能相信阴阳之别的文人。他认为世界上的人莫不过如此,都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这导致了万历后期的长期不上朝。 万历因为不信任官员而不上朝;之后又因为立太子之事,而与臣下不和长达30年。这说明万历并不信任这套制度,个人很讨厌这套制度。同时,万历也缺少对于臣下、国家的关心,做事随性。 万历对待臣下的批评奏章,以及其他官员自身奏章都选择不理会的态度。万历的消极对待传染了文官。文官在后期也了解到了自己升官无望、褒奖无望,也产生了倦怠情绪。这导致万历后期,好官无出头之日,坏官无被抓之时。 军事机构受文官控制不是没有理由的,边防需要作出全面计划和长久打算,动员的程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 儒家讲究任何事物都是相关的,因此儒家的理论是一元的。一元的理论经常不溶于其他理论,唯我独尊。 明清时代的人,研究格物致知,是因为教育所致。现代人的所言所行,也是教育所致。两者之间差别重大,可以看出教育之变迁。 中国人重视读书,和以前的读书人出身良好有关系,而良好的读书人往往反哺出身。 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法律缺乏创造性,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热门历史类电子书下载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TXT免费下载,万历十五年(增订本)PDF免费下载,万历十五年(增订本)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须知: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由网友提供,如有失效链接,请更换资源后再次下载;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

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全集全本完结 小说下载 txt 电子书 免费下载全本 谁知我电子书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我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