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历史研究(上下卷)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任何文明辐射都可以分解成为三个部分——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那么经济和政辐射中辉煌的胜利就是不完美和不稳定的。“ 当今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经济和政治的崛起,像汤因比先生所说的,这是不完美和不稳定的。真正的辉煌胜利应该是文化、经济和政治三方面的胜利,而文化是最有效的标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除了记录事实之外,历史学也求助于虚构,也利用规律。””历史学同戏剧和小说一样,都是来自神话。“”如果一个历史家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也不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史家。“ 汤因比在这本书中很多地方用圣经故事来解释和研究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这里(俄罗斯社会),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改造成东正教的一种感情上和理性上的替代品,马克思被奉为摩西,列宁被奉为弥赛亚,他们的全部著作被封为这个新的无神论派至高无上的经典。” 汤因比认为马克思主义受到基督教明显的影响,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有很大的相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革命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延缓的模仿行为……因为每一种革命都是参照其他地方已发生的某种事情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由亚伯拉罕、摩西、先知和耶稣为代表的所有的四个阶段揭示了文明解体和宗教新生之间的关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代日本政治家抱有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推行技术革命,使日本转变成一个西方式的强国,才能维护日本社会独特的认同。这等于是用希律党人的手段来实现奋锐党人的目标。1882年的法令证实了我们的上述判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奥斯曼帝国竟然发明了「人类畜群」这种高端的社会管理机构,就像他们的祖先驯化了马、犬来帮他们放牧一样。是人类创造的又一款高智商游戏,一旦这台精密设计的仪器启动起来,便可以长久保持运转。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层也便从此得以垂着双手,而不像其它那些短命的三世而亡的游牧政权。977-1372年<图片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在赋予人类成为社会动物所需的道德形态方面,大自然可能已经做到了它能为人类所做的一切。但是,正像人类天才不断打破人类智力界限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些异质的灵魂,它们感到与所有的灵魂都有关系,它们不会局限在所属的界限之内,不会局限在大自然建立的有限固定性之内,而是以一种爱的冲动致力于全体人类事业。这种灵魂的每次出现都是创造一个独特个体构成的新种类</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文明衰落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三点:少数创造性群体丧失了创造能力,大多数人不再进行相应的模仿,随后整个社会出现分裂,……</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汤因比认为环境不是影响文明的因素,但是贾雷德·戴蒙德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13841/ ,强烈推荐此书)一书中就详细论证了为什么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会对其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汤因比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把中国的信奉的宗教归结为大乘佛教很明显没遵遁历史事实,早在秦中国已经大一统,那是根本就没佛教,书中还生搬硬套的把传入中国的佛教联系到希腊简直就是为西方中心找借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基督教神性观念中,上帝的神性既体现在他是一位超然的(或具有“人格”)的圣父,也体现在他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圣灵。但是基督教教义更为明确的、至关重要的特征是上帝不是二位一体,而是三位一体,即他还是集前两种神性为一身的圣子。正是由于这种神秘性,上帝可以进入人的心灵,但却不能被人真正理解。耶酥基督既是上帝的化身也是凡人的体现,是神灵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共同成员,他在“此岸世界”生而是一个贫困的无产者,死而是一个囚犯,而在“彼岸世界”他却是一个王者,是天国的主宰。 但我们不仅要问,这两种本性--神性和人性--在基督身上是如何统一于一体的?。。。就神性易于被我们接受这一特点看,它必定与我们有共通之处。如果试图寻找我们拥有,同时绝对相信上帝同样拥有--假如上帝身上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我们反而具备的话,上帝在精神上就比人类低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某种特殊的精神才能,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种共有能力必定是哲学家的企图抑制的一种能力,即爱的能力。芝诺和乔答摩曾经异常坚决地拒绝了它,然而它却成为《新约全书》全部信条的基础和核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就服务于内部无产者而言,大一统国家被用来扶持内部无产者创立的深入人心的高级宗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所有人在造物主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想要否认他人的人性,惟一的后果是泯灭了自己的人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马克思用‘历史必然性’这个女神代替了耶和华神,西方世界内部的无产者代替了犹太选民,他那救星似的天国被想象成无产阶级专政,但犹太民族先知预言显而易见的特点却可以透过这种陈腐伪装而凸显出来。“ 汤因比用一连串的对比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相似性,十分滑稽有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圣徒保罗在非犹太教的大数长大,成为一名法利赛人和文化上的孤立主义者,同时,他在家乡接受希腊教育,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罗马公民。这样,摆在他面前的有奋锐主义和希律主义两条道路,年轻的保罗选择了奋锐主义。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见到耶稣显圣,抛弃了最初选择的奋锐党人的错误路线,但并未就此成为一个希律党人。他获得启示,找到了超越上述两条道路的创造性途径。他遍游罗马帝国,既不宣扬犹太教对抗希腊文明,也没有宣扬希腊文明对抗犹太教,而是传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对这两种对立文化的精神财富保持一种不带偏见、兼收并蓄的态度。这条福音主义的道路是任何文化疆界都无法阻隔的,因为基督教会并非与我们考察过其踫撞的文明同属一个类型的新社会,而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