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之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秋阳熙暖的午后,我坐在窗边,捧着心怡的茶杯,但觉心怡神荡,通体轻盈,思维乘着阳光的金丝,飘然远举。原本零敲散打,琐碎无杂的世界,忽而变得平滑完整,游目四顾,于是看的更加开阔清楚。--《茶之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书#香里时光,不觉漫长。 香,就是你念念不忘的那些芬芳时光 | 学香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书#一代茶痴张岱,由米芾的诗句而雅称茶为“露兄”,别有一番闲趣。把盏香茗,称兄道弟,直呼其名,亲切随和,也是人与茶关系的一种升华。露兄何来 | 茶专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茶香之隐园:如若真想学茶 就先买一本现代茶叶百科全书 从基础了解茶 后期 冈苍天心大师的 茶之书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都是不错的读物 没有所谓的茶道 道在心中 多喝茶 多品茶 慢慢感悟 不迷信不人云亦云 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 希望帮到您//@茶香之隐园:请教初学茶道应该看哪些书,多谢[作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继续看解体诸因和去补完种命中犹豫不决(已经暂时搁置茶之书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摘自《茶之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问道·茶之书》——终南山访泉记》[转载]《问道·茶之书》——终南山访泉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书看到41页目前还米感觉到有特别之处…………再继续看看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雅緻生活]茶道與花道講究之處,即對器、茶、花、草等,有如信仰般禮敬。花道大師們絕不會任意摘取,而是按照心中的美術構思,一花一枝,細心挑選。剪下的數量一旦有任何超過需要的部分,是會讓他們大為慚愧。<茶之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书#本期茶书房为大家介绍日本五岛美术馆的展览品出版册《茶道名宝展》,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于1973年出版。书中除了茶器、花器,更是以书画类作品居多。茶道名宝梳茗史 | 茶書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问道·茶之书》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茶之书》 我的评分:★★★★ 1. 正因为我们需要深藏不露的伟大太少,才在细枝末节上透露了自己太多 2. 保持事务的分寸感,给他人以生存驰骋的空间,而自己的空间亦丝毫不损,这便是在世俗的浮烟中成功的秘密 3. 那些空的所在,就在那里等...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裴老师倾情推荐的《茶之书·粹的构造》简直棒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隔多日我终于入了闲情偶寄[doge][doge]关注你专业长草的感觉怎么破,上次入的茶之书[doge]@镭射眼总是对的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茶之书》作者对中国道教的论述,我想起了一个影响明代精神的人—王守仁和他创立的“心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冈仓天心《茶之书》读后感》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冈仓天心《茶之书》。这句话是这本书第一章“一碗冈仓天心《茶之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