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之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哦对了。憋了一个月吧。还是入了Lupicia的茶书。反正夏天啦,30个不同味道的茶包够喝一阵子了。这个茶之书大概每年出一套,都是不同口味。按照日本人的小德行当然是数量限定啦。每次路过Lupicia店门口看着摆着的茶书越来越少,最后剩下6套的时候忍不住买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7号B&B[刀叉][看书][米酒]书:《茶之书》 流程:饮3杯柠檬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哦对了。憋了一个月吧。还是入了Lupicia的茶书。反正夏天啦,30个不同味道的茶包够喝一阵子了。这个茶之书大概每年出一套,都是不同口味。按照日本人的小德行当然是数量限定啦。每次路过Lupicia店门口看着摆着的茶书越来越少,最后剩下6套的时候忍不住买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7号B&B[刀叉][看书][米酒]书:《茶之书》 流程:饮3杯柠檬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哦对了。憋了一个月吧。还是入了Lupicia的茶书。反正夏天啦,30个不同味道的茶包够喝一阵子了。这个茶之书大概每年出一套,都是不同口味。按照日本人的小德行当然是数量限定啦。每次路过Lupicia店门口看着摆着的茶书越来越少,最后剩下6套的时候忍不住买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7号B&B[刀叉][看书][米酒]书:《茶之书》 流程:饮3杯柠檬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茶之书》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比一下冈仓天心不同译本的《茶之书》,还是觉得谷意的译本文字更有声和韵,而徐恒迦的译本則略显生硬无神,略欠底蕴。所以说文字都可写,但要能让文字激起心中之浪而经久不息,是要求笔者有自身的文化修为和对生活的悟力。 梅灵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哦对了。憋了一个月吧。还是入了Lupicia的茶书。反正夏天啦,30个不同味道的茶包够喝一阵子了。这个茶之书大概每年出一套,都是不同口味。按照日本人的小德行当然是数量限定啦。每次路过Lupicia店门口看着摆着的茶书越来越少,最后剩下6套的时候忍不住买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理驿站]完美是一种心理伤害。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戳下图@晋江公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茶之书》徐恒迦译本》冈仓天心《茶之书》,许恒迦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附册:《茶具十二先生图赞》静清和《茶席窥美: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九州出版社,2015。顺便带一本鲍丽丽《态度《茶之书》徐恒迦译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下午地铁阅读时间跑了遍虹桥,茶之书 南京路步行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夜读】一个房间真正的实在,是由屋顶与墙壁所圈出的空间,而不是屋顶与墙壁本身,水壶的有用之处,在于它拿来盛水的空间,而不是水壶的形体,或是它的原料。“无”,因其无所不包,也就无所不能。唯有在空间之中,才能存在动作。—《茶之书》冈仓天心(P54)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书》云:“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努力保持在茶室时所表现的风雅态度,茶人们无论在何处都不失去一种特有的沉稳娴静。茶人们自己本身就力图成为一种艺术,这是与一般艺术家所不同的。”台湾茶人林谷芳、林炳辉联袂“说法”,演绎“茶人的自我观照及美学修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下午,收到熊东遨先生寄来的《诗词医案拾例》。北京王庆先生网购民国二年《王阳明先生全集》石印本 上海中华图书馆12册全 。傍晚,周献洲和胡锡梧来访,锡梧购《茶之书》和《茶道美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喧嚣中一次低头品饮,就是对生命的温柔关照。——问道▪茶之书 早安![可爱] 徳格风陵渡国际青年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