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泼墨,倾茶,碎瓦,边关刺血攻伐。哪日金戈铁马,扬一路尘沙。沉睡,搁浅,倾轧,燎原的罂粟花。哪日鳞片尽拔,如落日的繁华。疮痍,苦痛,挣扎,菊与刀的践踏。哪日斩断趾爪,撕裂了伤疤。你断黑色长发,把唇边血轻擦。合掌誓,不会再跪下。愿我有生之年,得见吾王,君临天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有话说#【菊与刀:抗战中日军死亡人数之谜】 珍爱和平!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平手政秀在织田信长菊与刀中只是简略说对织田信长失望,觉得自己有负所托,没有真正明白织田信长的才能。在桶狭间战记中,则是织田信长中了反间计,以为平手政秀中饱私囊,然后平手政秀切腹明志————感觉后者真实很多嘛。虽然这样织田信长就不是传记中那个算无遗策的人。不过当时我看书也觉得蛮奇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樱花、江户时代、幕府、榻榻米、寿司、和服、菊与刀再加一个穿着红色衣服打着遮阳伞的你,构成了一道厚重而又美丽的风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白天军训,晚上看“爱国”教育片,回寝室看了浪潮,想把菊与刀看了。手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 7/100,《菊与刀》35.85%—56.55%。对“名誉的情义”让日本人既克制又极端,既固执又善变,但这毕竟是一种精神负担,长久以往会让人抑郁。7-7打卡~@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闲闲书#陶陶很喜欢袁腾飞讲二战,我试着分析却说不到位,周末借本《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决定发愤图强,把看了半年才看三分之一的书在七月底之前看完,《菊与刀》,了解小日本的心理,然后把他们的钱赚过来,如此心机婊[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解读(七六):面对失败的态度 日本的文化特性是坚守“各安其位”的原则。在这样的文化意识里没有“改变”的因子。当你安分,一切就稳定。没有改变的愿望,就不存在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次去图书馆,不由得有些羞愧,灵魂还年轻浮躁时,应同往常一样书籍里获得知识与力量,而不是对着现实抱怨与叫嚣。暑假,《瓦尔登湖》吧;《菊与刀》和川端康成的那三部,第一次接触关于日本的作品,有点期待(除了村上春树与小泽征尔对话那个);想看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的短篇。意识流看着太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 菊与刀(大师经典文库)(英文版) (English Edition)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七七事变,七十八周年。通过《菊与刀》,了解当时日本人的真实想法。日本是终战,而非停战。他们认为是因为天皇要求他们终战,所以他们就顺从了盟军,而不是因为自己战败。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当今中日关系的一个角度。只有中国有以战止战的能力,才能将新的战争止于萌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没有去过日本能够了解日本的民族性吗?既然没有去过日本的本尼迪克特能够写出《菊与刀》,我们当然能够从日本的历史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日本的武士道已经沉寂,即使在武士道盛行的时期,他们也不过是一些地位在上的家臣,明治维新后大财阀纷纷崛起,直到今日仍屹立不倒,武士道也演变成军国主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谢 对电子书《菊与刀-078d.mobi》的评论via@读远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读过菊与刀之后才知道日本这种贱骨头的本性,给你打老实了,你就日成狗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电影《正骨》,听到一个日本军人的台词“勇敢而懦弱,暴虐而谦恭,文明而野蛮,残忍而温顺,这正是我们大和民族的双重人格”。想起美国人写的《菊与刀》,一面是恬淡静美的"菊",一面是凶狠决绝的"刀",皇室家徽的典雅与武士道的残忍就这样矛盾地集于这个民族一身。那位日本军人的话是对“菊与刀”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