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心之道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香文化尚在萌芽状态时,文人们就广泛介入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推助。 《易经》里两处谈到香:其一是《周易筮仪》:“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其二《系辞·上传》:“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王重阳 论降心】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住行坐卧,常勤降心,闻见知觉,为病患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和天主教相比,孔孟之道或儒家学说,乃治人之道,天主教或基督教乃治心之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当今的主政者,都创造过辉煌历史。然而,中国的文化遗产与西方宗教的精神和艺术财富相比,却显得薄弱了许多,人越治,权谋越多心机越重;治心之道,心越治,精神越自由,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发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家,不是讲理的殿堂。家,是流淌爱的港湾。不以理屈人之道,而以爱容心之冰。是为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宁静淡泊,观心之道】每日《菜根谭》上卷之:八十七》上卷,八十七:【原文】宁静淡泊,观心之道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实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宁静淡泊,观心之道】每日《菜根谭》上卷之:八十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作:《千年诂傣》-人是》***人于世,生死于势,喜伤理气,由命难惟可患乎?人后善教仁义礼仪为道德,何道之道?为心之术,猜忌也。可耐史实千年悲摧,人性危矣。昨再三省问,道理无来,卑心纠稷穷寒齿,嗣后国花叔末也。故,夫强忍人之心而愤之,笑骂后人任矣。寂寞或感来乎?弗也!夫心坦然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漫读书】"救国救民计,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纲领,然民众思维心力变新、强悍者是为首要之捷径!心力变新、强悍者首应破除封建、官僚之愚昧邪道,惩治卖国、汉奸、洋买办之洋奴愚众,明戒其不义浮财罚入公帑,暗布其家族子女皆无善终,方可尽教化威慑之道。"------网传《心之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佛教注重修心之道,道家注重修身之道,儒家注重处世之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治人攏心之道,奠基於信任感,很多現代企業的經營者與主管卻未能深刻了解,有時甚至背道而馳。常見的反激勵現象包括:獎賞高階卻犧牲低階人員、獎賞圈內卻犧牲圈外人、對獎懲規則虛應故事等,這些做法都會讓員工產生「即使努力工作也很難獲得獎賞」的念頭,因而對企業的激勵措施失去信任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吾之信仰,谓之吾道。吾从吾道,非大家之道。吾心之所向,非蝼蚁能明,目之所及,岂是尔等泯泯众人焉,哈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修心之道事例分享】存好心做人没错,但也需要明智做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眼不观恶色,耳不闻恶声,口不言恶语,心不思恶行,明心见性,正身修心之道,是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空头好闪眼,心之道这种日本再传入欧美的禅宗我就呵呵了,标题怎么都这么炫目噢,这种封面设计居然是季羡林的书,你确定不是安意如这种货色的吗,从0到1还在卖,翻译无法直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圣者言教》第三十五课(四)发心之对境》【庚二、发心之对境法相因乘,菩萨唯一之道,即相续中发起菩提心,并具令弟子发起菩提心之教言。果密咒乘于前基础上,认识器情本来清净,亦具宣讲此法之教言。《圣者言教》第三十五课(四)发心之对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之道》:一切美好都在路旁”——网易云阅读订阅源《慢时间》。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