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道修养性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一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译】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文明河南 @天天正能量 @赵云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济逊:对于佛者而言 与物不争 明心静道是修养佛性的一种方式 儒家不是也有 穷则独善其身 达着兼济天下的道义 怎么到了阁下这里就觉得画皮之说 反倒是成全了很多你我这样蝇营狗苟。没有体现什么修养和学是吧,反酸,恶心倒是真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年4月18日,上午9:30“天中讲坛”第二期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图书馆新馆报告厅开讲。国家一级作家二月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修养性,正人正己等为官之道,就如何做官,如何做好官。畅谈他的理解和思考。 郑东新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晨石碁#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各位早晨!吃过早餐就来读读经典呗!今天是4月15日(星期三),晴转多云,26—15°C 。@广州番禺发布@石碁论坛@番禺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教养跟修养还是有区别的,都是让别人舒服,可是目的不一样。教养是生存之道,或有所图;修养是身性之道,本无所谓。很多时候尽是假装无所图傍上真心有所谓,于是纷纷喊累。 【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青检动态#【铁检: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月活动】西宁铁路运输检察院结合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月活动,自觉把“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实践各方面,进一步增强党纪党规和工作纪律自觉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憨山《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此本内容为性理修养之说,涉佛教。写法上本于王字,不少字的结字与《圣教》相类。然取势用 笔颇有自己特色,与明末书家喜一笔顺势带下,连绵不断的行草写法迥然有别。此本总体的特点是静穆而不乏灵动,端稳而不乏妍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郑容和#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郑容和89 我喜欢你的作品《因为想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动人的歌手,要么你歌声嘹亮坚毅决绝充满侵略性,要么就像李健这样娓娓道来儒雅动人,我唱我的山川河流你比你的饶舌摇滚,给我奖牌我受着不给我安知我亦不屑,风趣幽默又不失文化积累修养沉淀,男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成全别人的盛情也是一种修养】常言道:盛情难却,却之不恭。庸俗的献媚、功利性的献殷勤、违法违纪的行贿行为,固然应予坚决拒绝。但如一味地拒人千里之外,尤其面对一颗火热的心、一片真诚的情,也当头泼一盆冷水,那么,你的世界将永远是冷漠和孤独的。成全别人的盛情,你将收获真诚、真心、真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活动预告#3月28日9:30,橘洲讲坛之“中华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开课啦!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湖南商学院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研究所朱林教授,为大家讲解孔、孟之思想精华、朱熹及理学、儒道释三教大义及君子个人修身存性之道,欢迎各位读者前来哦!地点:长沙市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道题对了6个[傻眼]论一个词汇不过关还习惯性理解偏差的人的自我修养[打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强化四众弟子的自身修养,提高在家居士的正知正见、修学层次,今天重庆华岩寺举行一年一度居士菩萨戒法会活动,法会礼请到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为得戒和尚,华岩寺监院义悲法师任羯磨阿阇黎,重庆佛学院证性法师任教授阿阇黎。求授菩萨戒的近200名求戒大众齐聚在大雄宝殿举行开坛与净坛仪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卷七 - 禮記)【譯】人人本具的純淨純善,稱為“自性”,隨順自性皆能學為聖賢,稱之為“道”,修養道德自然能夠感化別人,這稱為“教”。因此“道”無所不在,片刻都不能離,能夠離開的,那就不是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人开车十有八九随意变道,乱停乱站,公交车道上全是非公交车,我说的是事实,有不服的吗?我说这类行为是农村习惯,是只知道埋怨他人,不知自我修养的民族劣根性,有不承认,想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