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苏曼殊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曼殊与李叔同】苏曼殊是先做和尚,然后光着头穿西装、闹革命、吃花酒、作诗弄画。李叔同则是先穿西装、闹革命、吃花酒、作诗弄画,然后出家当和尚。就做和尚的境界而言,苏曼殊做的是花和尚,而李叔同做的是戒律严格的苦和尚。至于释永信,现无定论。[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榜样助力人生路,青春引领时代潮##today on history# 铭记历史,把握今天:1909年11月13日,20世纪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南社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苏曼殊等人发起,从1907年开始筹备。其之所以取名为“南社”,意即在于标榜“反抗北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曼殊在长沙任实业学堂舍监,常被学生侮弄。他常背人兀坐,歌哭无常,见人时,目光炯炯直视,数分钟不转瞬,人称他为“苏神经”。他饮食无常度,有时兼人之量,有时数日不食,尤其喜欢巧克力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评论如茶人生 的博文【珠海:苏曼殊故居】:"闭馆时间还能前来为您开门,那位工作人员不错呀。"查看原文:珠海:苏曼殊故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发现我对和尚好感兴趣一休啊苏曼殊啊平常的和尚啊都好感兴趣[笑cry]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曼殊有诗:“死生契阔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那是超然物外的从容和淡然,而俗世中的人们,能做到相忘于江湖,而一生不悔,就好。 佛山·伦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食物真的令人很幸福很快乐是希望和幸福的源泉特别是在心里想呀想想呀想然后扑通的去买了还很美味真是天堂呀天堂不过也是终于这样可是大概要控制阿那些念头因为再这样下去就跟苏曼殊一样下场了频繁出现持续性的胃痛太煎熬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山寺中北风甚烈,读《放翁集》,泪痕满纸,令人心恻。最爱其“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一绝。尝作《剑门图》悬壁间,翌日被香客窃去。”苏曼殊真一奇人。不论其他,纯以旧体诗而言,近代堪称一品的,他一个,郁达夫一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佩服苏曼殊,小脑袋想了,就去夜总会;大脑袋烦了,就去披袈裟。又想了,就还俗;又烦了,再出家。如此朝秦暮楚,也不见有人批评。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艹!还会写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和尚诗集句方信普通年事远,(越山禅师)山色岂非清净身。(苏轼)古镜不磨还自照,(慧明禅师)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契阔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笑已似冰。 ——苏曼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曼殊,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换来一场红尘游历。 (阅读全文: 网页链接 下载LOFTER客户端: 移动客户端下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到书#《今生只做红尘客》 @中国华侨出版社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叫苏曼殊,一个被世人称做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的传奇人物,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换来一场红尘的孤独游历。 索书号:K825.6/4361-22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事诗 苏曼殊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湖。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喜欢了很久,今天,回归初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破说:《礼拜六,重读南社"鸳鸯蝴蝶″,有<紫羅蘭>笔记》 蕉榻闲卷读羅蘭,糊从零雁寻小曼; 茶盏声听鸳鸯戏,蒲风摇过蝴蝶来。 注:零雁,苏曼殊有《断鸿零雁记》小说,主人翁雪梅;陆小曼,民国名媛、徐志摩妻;鸳鸯、蝴蝶指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华南社学坛 @诗人梦冉 @云之清影2012 @如是我聞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