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禅定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一禅蕅益大师说: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为我们道破一句佛号统摄六度万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复旦李剑锋-意识科学:哈哈!舍尔巴茨基在《大乘佛学》里提到禅定冥想所表达的是类似梦一般的思想,而无我是因为类似身体由原子组成,意识也由会拆散。那篇论文的主作者唐一源老师,是用脑成像研究东方的冥想之类的大牛,这是他的站点 网页链接 有很多论文,冥想研究现在很火,因为确实有效啊!是可以体验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众生的信仰很多。根据圣主弥佛的宇宙观人生观,人是灵和肉体的复合存在,其中灵体来自本原,只有能将灵体导归到本原,从而解脱轮回,离苦得乐的信仰才是根本信仰,具有这种信仰的人把成佛度众生,作为自已终极奋斗目标,把实现此目标的持戒,行善,布施,禅定等作为自已精进方向。 荣成·虎山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搅扰不了她,别的诱惑都迷乱不了她,她就那样心系一处,仿佛进入了禅定。人一闹腾,六神无主;人一静谧,风度俱来 北京·刘家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音】所谓知音,就是彼此都能清楚的洞察到彼此的内心,而心照不宣。从而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灵魂同向的合谐共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清明的,透彻的。不夹杂任何欲念。这是彼此甚深的禅定与觉照。彼此心灵完全的契入与融合……就如释迦拈花,迦叶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法有规矩可循,佛法更有不可思议法理法则务必遵循,靠禅定无为发现。如三轮体空,相性一如,中道,无明动生三细六粗(世界众生本源,妄源)生灭门出流生灭门逆流⋯。实理法则是解开众生烦恼获大自在的关匙。有心修皆发现,与文化地位钱财境缘没什么大关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指地藏菩萨的禅定。藏: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指地藏菩萨由禅定而生智慧。王:自在之意,指地藏菩萨证到诸法的实相,得大解脱。菩:菩提,即是道。萨:萨埵,即是心。顶礼供养皈依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京·下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有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芳香。有禅定的心,就不必要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禅》:真难为了这帮日本人拼命说中国话,也可看出日本人做事的精细认真。但是要表达禅这种虚玄的东西,凭影片是做不到的。有意思的事禅法东传,发扬于世界却是日本。“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忘念;修禅定;修智慧;不戏论”“三心净行”。所..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锐摄影客照欣赏# 做一个浓情女子,寂时似禅定,情开如烈火[爱你]!@杭州锐摄影工作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从未禅定,但也从未与之分离,言语道破,难复原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评论@七大缘起深般若 的博文【[转载]如何在修禅定时增上菩提心】:"什么叫禅定呢?体用一如就叫真正出世间的禅定。这个“用”字指的是慈悲心,“体”指的是智慧空性。那么悲空达到一如的时候就称之为胜义菩提心。[顶]"查看原文:[转载]如何在修禅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下有很多人都在引领自己进入禅修的境界,对于扑面而来的焦躁不安和诸多的诱惑困扰,学习如如不动的禅定心真如一颗平心静气的牛黄清心丸。可牛黄清心丸不能时时吃,做做禅修的样子能解一时烦忧却无法从根源里生出欢喜心。真正的禅修心境如何而来呢,大致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对这个世界饱有热情和爱以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佛光同尘》禅有深德而不妄作,心静禅定,爱心无染。生活中的佛高悬于天地万物,又与万物合而为一。你看山花微笑,你看清泉嬉戏,你看菩提落叶,你看云作云起,佛光同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趟禅定寺也是极好的,心静不乱,不浮不躁,每次回卓尼必去。 甘南藏族自治州·柳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楞严经》的缘起佛陀弟子阿难被淫戒所困,佛陀命文殊菩萨前往救助,并为阿难开示禅定、破魔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