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巨流河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战争血淋淋的大刀切断了我病弱的童年,我刚刚在碎石新铺的小学操场唱完当时已情景不符的毕业离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童年就遽然结束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抢了一位妹纸的巨流河回来,并扒了皮[阴险] #为什么总觉得跟别人借的书比自己买的书好看#[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我是一个不喜历史的90后,拜读了两章,就合书闭眼了…不是不好看,而是我的眼角湿润了…我并不了解其中较为细节的人,但是,当我读将军被抓处死,体会到壮志未酬;当我读到南京大屠杀,体会到全家迁徙的艰熬,苦痛,无奈;当我读到隔壁姐姐房间被撒石灰,体会到幼小孩子的懵懂与失去朋友的孤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巨流河受刺激了,准备重读莎翁[太开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因而,如此值得一读。历史回顾,文化传承,颠沛聚散,政治碰撞,灵魂超越,给你感动。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一段写的真好,我都想买本《巨流河》来读一读@休茉 @擦地板的衣服撑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属于辽河一部分。近年来水位下降。工业污染严重。撒网捕鱼四处可见。水里生物已经存活的不多。珍惜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东莞高中毕业生说自己看了何伟的《江城》,我又介绍了《寻路中国》和《甲骨文》;《巨流河》。他谈起中国古代如何残酷统治,我说这是法家提出来的,他很吃惊。我建议读《春秋》,看看法家的治理思路。中国古代一直是外儒内法,他说那岂不是很虚伪?是啊,所以中国人的虚伪来自2000多年前的统治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岳南的《南渡北归》,齐邦媛的《巨流河》,兼听则明~早安//@薛蛮子: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似乎从读研起就很少再看叙事性文学作品,而这本自传,齐邦媛的《巨流河》,今晚一口气看了近百页,几次感动落泪,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齐邦媛# 历史可以一笔带过,文学不能。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去衡量,但内涵和经历的丰富充实程度,无法衡量。故乡也许只是一个可以遥想却再也回不去的名字,而这部著作来到大陆,是替作者真正还乡了。景仰这样一位女子:平和温暖,高贵睿智,严谨而且才华横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巨流河#从巨流河到哑口海,从波澜壮阔到静默无声,她们的一生含着理想,坚持着抱负,持续着成长,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阅读清单#,36/365,“巨流河”始,“月亮与六便士”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母亲抱我去看他,说:“这孩子是您救回来得,她爸爸在德国念书,还没有给她取名字,您给她取个 名字,纪念这个缘分吧!”这位医生为我取名“邦媛”,在我生命之初,给了我双重的祝福。 我长大知道此名源出《诗经》(君子偕老):“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巨流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刚看到不到60页,就成为了在地铁里抹眼泪的人。无华丽修饰的语句带来强大的震撼,从不关心政事的我感到无限悲壮。从地下铁出来,看到今天强烈的阳光和拥挤的行人,不到百年光景,却觉得现世陌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忧伤的《巨流河》//@四月二日: 忧伤时世。 //@巨流河的微博:转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