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巨流河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久很久之前看过齐邦媛的《巨流河》,尤其她跟张大飞的故事,让人凄婉动容 ,推荐你们看看《巨流河》//@洛之秋:大飞哥,死在了抗战胜利的前夜。//@auntbear: 雨衣里如鼓的心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找到了《巨流河》里的大飞哥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读书计划#《巨流河》完结!看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你在一个云淡风清的下午喝着奶茶,听完了一位慈祥的奶奶讲了她一生的故事,快乐有时,悲伤有时,开始有时,结束有时。虽然很多的事情你无法感同身受,但并不妨碍你去回味他们在曲折中的坚韧与勇敢,也会鼓舞着你面对一次次的选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不必再流泪的母亲和一世硬汉的父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對簡媜文字的印象一直是華麗的過分,是那種秀色滿席卻無從下著的感覺,但她寫給齊邦媛先生《巨流河》的書評:一出手,山河震動,卻是有趣的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太平轮上集,我记得上映时票房不是很高。之前看了齐邦媛的巨流河,今天才看电影,太平轮却不太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 33/100《巨流河》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早已将一生黄金岁月尽心投入于党,将爱乡观念扩大为国家民族观念,抗日救国,谁知胜利不过三年,失去了一切。试问蒋介石身边的江浙政客怎能了解东北独特的伤痛,而齐世英一生理想岂是在台湾这小长安的功名利禄?@十点读书会@warfalc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亡国,四世同堂里晴寂的的北平,和巨流河里灰霾的南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还没看完,哎 //@内部油碟: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巨流河》齐邦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深夜阅读营#2015.11.16,《巨流河》P24-P40@十点读书会 @西西弗书店 掩卷想到在那个转型的动荡岁月,似乎涌现出许多像齐世英这样的优秀的人,他们的共性是或近或远地受过国内外教育或新思潮的锻造,同时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有着非同一般的热血情怀。前人已远,当下时代,英雄何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里长草 头上冒烟-新学的 来自《巨流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看王鼎钧先生的《关山夺路》,以亲历者身份见证讲述了45-49年国共对战时的各种经历,更接近战地细节,想起海峡对岸提供同题材的《巨流河》和《大江大海1949》。越深读越希望能看到同时期的这方故事,卓有成效的情报、宣传、组织工作,究竟是如何完成的,一个个亲历的个体和鲜活的故事,如今何在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书很厚,故事很多。我能记得的就是军官和主人公之间纯粹美好的爱情。语言如流水般流畅,情感也是淡淡的,soulmate在时代背景下更显可贵。[悲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本《巨流河》不觉至此时,才63页。读得很认真,这是我第一次在非专业书籍上用笔划线,甚至是一本传记书。过程几次三番想到母亲,每每落泪,今晚电话里得知腿她腿疼得几乎不能走路,何况书中篇幅提及一位母亲孤寂凄楚,悲欢离合的沧桑命运。这是一本厚重又温暖的书,沉淀之心还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本只以为南开中学的部分值得一看,读后感到书中更有作者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的理解与感悟。从东北写起,一直到台湾结束,这之间作者对父亲坎坷人生的惋惜,对南开生活的怀念,对台湾文学的全意付出和对基督教的虔信都值得人细细思考。正如封底所言,献给——所有为国家献身的人。巨流河-齐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