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李鸿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弱国无外交,悲乎,李鸿章。。。 李鸿章如何签下马关条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空缺一年的山西运城书记在河南找到了。运城书记就是职务、讲得象转世灵童似的。市委书记职务並无高深学问,在运城找10个并不难。李鸿章骂儿子:在中国最好当的就是官,你连官都不会当、一介废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输给了腐败,输给了愚昧,输给了体制。全大清国只有李鸿章一个明白人,还要替大清背黑锅。可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鸿章的成事之道】“善于谋取人脉,处处寻找自己的靠山,紧紧抓住自己的‘指路明灯’,并且善于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朋友;牢牢盯住‘重点人’,能够做到在各种关系中巧妙周旋和左右逢源,这就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牢固人脉基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鸿章绝对是粪提啊大清粪提[doge][doge][doge][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在百度百科上查李鸿章和翁同龢。网友加入的个人感情,个人倾向太多。甲午战败的原因怎么能归咎到个人身上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李鸿章的大脚母亲:半生辛苦半生享尽清福》2015年08月01日20:31来源:人民网善良的人总是有好报的。李文安的善良为他促成了一桩不错的婚姻。当初在磨店老家时,有一年,李殿华抱回一个正在李鸿章的大脚母亲:半生辛苦 半生享尽清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走向共和》:名副其实的“神剧”之属。以68集之长,几无累赘;没有“无瑕”的人物,最高层级也不过“可敬”(李鸿章)、“可爱”(宋教仁/黄兴)而已;孙文与袁世凯相比,其实跳梁小丑,一朝成王败寇,也是无可奈何。一言以蔽之,实干兴邦,书生误国..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生际遇,无非是“成败利钝”四个字。读过李太白,“成”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抒发,读过苏东坡,“败”的时候就不至于太狼狈,读过李鸿章,“利”的时候就知道怎么乘胜,读过曾国藩,“钝”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挺住。读历史最大的益处就是把“忠奸善恶”读没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传说是李鸿章的房子】原二十世纪改革开放前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公交19路泰兴路站的对面。五十岁以上的都知道滴!可惜让一个公司使用了![怒][哈哈][抓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啊啊啊啊啊啊!我的问政笋干锅炖臭桂鱼蒸腊肠毛豆腐李鸿章杂烩板鸭QwQ好饿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在 @知乎 回答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而丧权辱国?】:少帅其实和李鸿章处境差不多,清楚的知道打不过日本。国内外形势都逼着他们跟日本人干,一但真打起来,所有人都作壁上观,就等着借日本人之手消灭你。不同之处是李鸿章作为一个臣子没办法只能硬着头…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合肥的包公园和李鸿章故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一看见李鸿章和丁汝昌我就恶心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从《入都》到“临终诗”体悟李鸿章的政治人生》“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这两句诗体现了青年李鸿章少不更事、意气风发,携初生牛犊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霸气从《入都》到“临终诗”体悟李鸿章的政治人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时候无法解决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大赞此话!现实条件有很多限制,好多事都不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标准。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实干者,不是空喊口号的闲人。李鸿章、盛宣怀哪怕贪污腐败,也比清流强百倍。 关于环卫工人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