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李鸿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涉赌片《胜者为王3王者之战》又名(赌王天尊) 主题曲 2006年“涉赌千术”大片电视剧 所以,《孽海花》在笔法上,很明显地借鉴古典小说的传统按法,许多地方可见《三国演义》、 《红楼梦》、 《儒林外史》的影响。同时也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如第27回谈端敏等与李鸿章的助手马荣获、乌赤云在江苏会馆聚会,议论中日战事,大有《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韵味。【7】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鸿章,晚清洋务运动重臣,洋人见了都要礼让三分,整个清末唯一可以支撑起华夏面子的人,以一己之力背负没落王朝之陈年旧债。一辈子刀光剑影,勾心斗角,没有被朝上对手参倒,没有被诸国列强逼死,没有被革命党刺杀,谥号“文忠”,梁启超为他立传,死后却因为一帮暴民的狂欢而尸首不保,挫骨扬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只知道李鸿章是代表大清朝的卖国贼,却不知道当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签订辛丑条约后痛哭失声,大口吐血。我们只知道和珅是贪官,却不知道当年钮轱禄氏去世,满朝官员在家中哭哭啼啼,只有和珅一人跪在雍正帝门外同他一起绝食三天。我们只知道蒋介石拒绝联共抗日,却不知道西安事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思考】挺有才能的李鸿章怎么就成了大清朝的裱糊匠和后人眼中的卖国贼呢?——生不逢时+不识时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举国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别瞎猜,这是伊藤博文谈大清国之议论,出自卓如的《自李鸿章传》。 北京·回龙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鸿章的府邸,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他家隔壁的天下第一臭~豆~腐~第一次吃臭豆腐,就这儿咯[嘻嘻][嘻嘻][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历史# 1868年初,容闳向清朝提出选派少年出洋留学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1870年获清政府批准。1872年8月11日陈兰彬、容闳率领第一批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启程赴美。此后每年派遣30人,至1875年,120名留学生派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秋风宝剑孤臣泪——其实这诗很可能不是李鸿章写的。曾看到史料,说是李秉衡写的。临事方知一死难,对于主战最后所部不战而溃败,最终自尽的李秉衡,大概是贴切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接上一条微博]瓦尔登湖(网页链接)光荣与梦想(网页链接)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只有PDF(网页链接)高阳《李鸿章》(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吃饭的时候听旁边一桌一个南方中年男人吹牛逼说他祖宗是曾国藩的亲兄弟 李鸿章的老师[眼泪]后来家道中落blablablablabla不然现在我要当大官的[眼泪][眼泪][眼泪][眼泪][眼泪]我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好想一盘子乎他脸上[怒骂][怒骂][怒骂]就不能不吹牛逼好好吃饭吗[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还是请李鸿章李中堂来处理吧,当年天津教案就是李中堂善后[衰] //@小眼昏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李鸿章于1843年(21岁)进京前所作《入都》首篇网页链接 这篇天涯帖子内容确实很深,楼主博学且不随大流,高人!没想到后面炒股不写了,果然入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晚清开始,天津是比较排斥洋人的!前些日子曾有文章详细描绘了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使曾的一世英明尽毁,李鸿章都当了缩头乌龟!退一万步讲,遇难者情绪激动应该理解,而且当时的警察阻止得是群众,要保护的是记者!同时提醒记者,报道事故灾难时要尊重当事人的感受,不要像《夜行者》的路易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夫人惟气之盛者,能舍人之所不能舍,而为人之所不能为。——李鸿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胡汉三、李鸿章与现在的是哪一团伙的?胡乱邦呢?//@勇敢的春之声2015: 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百字野史之骂是爱:李鸿章若喜欢一个下属,往往会以骂人口气说:“贼娘好好的稿!”(合肥土语)所以其下属若被这样骂了,无不喜形于色,自以为就是红人儿了。一日某知县拜见李鸿章,李说:“贼娘好好的稿!”该知县马上回了一句:“卑职不敢贼大人娘!”李鸿章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