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纯粹理性批判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些脱离实际,完全是自己意淫出来的学术文章就算了。当然,中国今天所有的财经作家跟美国的作家们差了一大截。当然,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表的时候还是影响较大的,卢梭、歌德等影响也很大。但是,学术性著作毕竟难读一些,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间接影响,当然是极端重要的间接影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个人观点】这些说法有些以讹传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很厚,计有699页,实际上,并不晦涩艰深,还比较好懂,就是关键概念:先验知识、先验逻辑、感性、知性、分析判断、综合判断、纯粹理性的概念、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抓住他们的内在关联,凭什么有这些术语及针对性。康德的伦理学也不该忽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 课题笔记 # 康德的重要贡献是用心灵结构取代了世界自身的结构。此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有自己的结构。(以为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世界的结构,康德认为没有物自体,或物自体不可知)(《纯粹理性批判》张志伟老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据说当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来后上流社会夫人小姐们几乎人手一本,当然不是用来看的,而是告诉别人“我是个不肤浅的人”。现在谈文革也是这样子,这些人对文革的起因过程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标签就是“悲惨”,证明我悲天悯人就够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才发现自己的某些想法其实已经属于哲学范畴。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被一个无知的人屡次三番地嘲笑,真理确实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实验的重要性与纯粹理性批判[哈哈]//@周玄毅: 白鼠都会推理(迷宫结构和食物的关系),人类只是强在严谨罢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伦理来自于认识论。“可被理性论证”和真正读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巨大飞跃,以及“悬置”的含义,才是普通人最难跨越的鸿沟。 //@彭晓芸:道德的底线,实际上是指道德的规范性来源是什么。这个稍微有点太学理了,如果有人感兴趣,得空我会写一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图书《纯粹理性批判》,豆瓣评分8.9(2514人评分) 来自@豆瓣App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最简单阐述下纯粹理性批判》最简单阐述在纯粹理性批判。1)模型的建立,康德就是要理清人的认知原理,用摄像头+计算机来类比,来从第三方模型来观察这个认知原理,就是一个摄像头捕捉到一个小车,从斜最简单阐述下纯粹理性批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粹理性批判~~根据律为毛不是自在之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它妈的纯粹理性批判 跟日了狗一样 全是白话文 妈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百度指数各类词语:花千骨,克拉恋人,校花的贴身高手,暗黑者,越狱,小米,苹果,厚黑学,纯粹理性批判,科学,做爱,巴菲特,女优,竞争战略,通往奴役之路,乌合之众。。等等,基本判断中国人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屌丝度是99.9%。核心驱力是本能、权力、金钱、美色;理性可以忽略。这对生意定位太重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懒得码字了,分享的是:“ 经验远远不是我们的理解力收到限制的唯一领域。……”等我把这本快800也得书看完就去看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粹理性批判》(德国)康德.pdf 《纯粹理性批判》(德国)康德.pdf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粹理性批判》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邓晓芒老师的书,已经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整体思想。读了康德著作的开头,尽管很费时费精力,甚至有不懂之处,然而从中能读到作者的思想过程,这显然有利于思维训练的。此前读哈耶克的著作时也有这样的感受。昨天还想着差点放弃读原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