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大历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嗷嗷,图一这两本书我囫囵的看完了。要不是为了给娃讲故事我也没这么卖力,然而看完这两本书貌似对讲故事并没有什么帮助。中国大历史里面的一页就可以另起炉灶写上好几本书了。[喵喵] 图二是小骆驼写的三句话,独立完成,记录一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书手札#读吕思勉《中国大历史》。东晋皇甫谧,今甘肃灵台人,为后世奉为针灸之祖。其人除针灸甲乙经外,另著帝王世纪等书,语多怪谬,信口揣测,不可信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看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天学点历史学#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推荐《中国大历史》。 信阳·信阳师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什么时候明令流官制为本朝制度啊。 改土归流也是要重申。 告老还乡,也要得到执行。——评论观察者网「韩毓海:回望千年治理经验,“改革与反改革”思维无法理解中国大历史」韩毓海:回望千年治理经验,“改革与反改革”思维无法理解中国大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赞~!——评论观察者网「韩毓海:回望千年治理经验,“改革与反改革”思维无法理解中国大历史」韩毓海:回望千年治理经验,“改革与反改革”思维无法理解中国大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书的速度太快了,根本慢不下来,所以总是学而不精,不求甚解。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贾樟柯。中国虎。李克威。中国音乐导赏。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中国文化要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吃。唐鲁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坐地铁,身边有3个人看书,一个妹纸看《平行宇宙》,一个帅锅看《中国大历史》,我觉得看书的人在总量上实际上增多了,只是赶不上看手机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在看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对这个问题讲得很透//@以身试毒鉴黄师:用小视角扭曲大视野,用人性善恶论淡化阶级斗争论,用感性直观干扰理性思考,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不二法门。//@四处流窜骨架龙: 果脯在大陆搞不成土改,去台湾终于搞成了//@飞驰的落体: 这不是哪个地主是不是一个好人的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中国大历史》 ★★★ “从常人读史的观点来看,这本书说不上精彩,但是从学术研究来看,这本书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和观念。”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年:在远方相遇,中国大历史,甲骨文,众病之王,zero to one(英),早餐的历史(英),荞麦面店的常识非常识(日),少帅,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无穷的开始(英),the new digital age(英),直到长出青苔(日),咖喱饭的诞生(日),昭和的洋食平成的简餐(日),看不见的城市(第n次重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大历史★★★★★,至15年1月,第38次重印,足见其分量。主要观点以“数目字管理”(资本主义商业管制)消解“潜水艇夹肉面包”(金字塔倒砌的社会)。五代十国的军阀割据,给予部分肯定。清末民初的史实叙述,有待方家商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day1 之前读过《中国大历史》,所以选择读《万历十五年》。第一,礼与情的迷思,如孤独六讲所提。第二,细致描写早朝百态。第三,皇帝作为一种职业,是封建王朝的制度悲剧,而因而对于万历皇帝更多是同情。@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书大厦暑假阅读推荐(二)---高中阅读:1、《看不见的森林》 2、《外面的风很冷:向明世纪诗选》 3、《慢读泰戈尔》 4、《致亲爱的母亲》 5、《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6、《不要小看你自己》 7、《万物:创世 》 8、《时间移民》 9、《丑陋的中国人》 10、《中国大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中国大历史》 ★★★★★ “大历史”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