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阿难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楞严要解“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2)元音上师 这段经文中的“诸法所生”就是指一切有生灭的事物,“唯心所现”就是说一切色相都是从妄想心中生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心”指的是第六意识。我们前面讲过,因无明熏真如,妄想就升起来。结想成蕴,蕴集不散,就形成了色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莫高窟45窟唐代阿难像,图一洞窟原物VS一处复制窟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大悲神咒历代感应全书超话超强治病大悲心咒佛告阿难:「汝当深心清净,受持此陀罗尼,广宣流布于阎浮提,莫令断绝,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金刚菩提种子超话依教奉行 舍去悭贪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说法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吵杂声,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出去看看外面的声音是怎么回事?」阿难走到外面时,看到一位驼背、拄着拐杖的老人,一直要求守门人让他进去见佛陀一面。守门人告诉他:「佛陀现在正在讲经,你老人家听不清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大念住经要义》观身念住之观四威仪: 总之,想躺卧或睡觉时,心仍要念念分明,清楚了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持续保持觉性。就以阿难尊者想早证阿罗汉果,以便参加五百结集为例:(68) 西安·双维花溪湾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佛祖的十大弟子】⒈摩诃迦叶,意为饮光,上行第一;⒉阿难,意为欢喜,多闻第一;⒊舍利弗,智慧第一;⒋目犍连,神通第一;⒌富楼那,说法第一;⒍须菩提,解空第一;⒎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⒏优波离,持律第一;⒐阿那律,译为无灭,如意,天眼第一;⒑罗喉罗,佛之独子,密行第一。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佛法一一快乐的活法超话弘扬如来藏一一和谐正能量超话弘扬红色思想一一传承精彩人生超话#赞妙法莲华经# ? 楞严经名相概念?当知如是?十八界 ?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这个如是啊,在经典上出现最多。千经万论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特别是两个如是放在一起,「如是阿难,当知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中阿含大缘经原文:阿难。要如何观察我耶。阿难。对于受。或以受是我之我。或以受实非我之我。不得感受者。即是我之我。阿难。如是观察我。或以受实非我之我。又不得感受者。亦非我之我。我应依我之领纳。即受之法。始是我之我。阿难。如是观察我。释:佛说:阿难,应该如何观察我呢?对于受阴,或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魄魄的日常超话 《楞严经》: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段食:我们吃的饭是不是有形相啊?有数量,对不对?触食:是我们闻到的那种气味。我们看到苹果、菠萝,会有种食欲,贪味比较重的人可能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17:47:09
的评论#佛学常识#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出摩登伽经】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着,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经典一语】之【秀色可餐】 如果您看到精美绝伦物品和很有魅力的美女时候、欣赏忘记了时间忘却了饥饿、甚至垂悬欲滴有饱饱的感觉啊、、呵呵、此经典源于释迦牟尼佛开坛讲法、佛陀有个表弟名阿难、一日见佛讲法、被佛妙像所吸引、听佛讲经忘却了时间、忘却了饥饿、恋念佛陀相好庄严、后拜佛为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西游记》中为什么阿难、伽叶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而佛祖默许?》[转载]《西游记》中为什么阿难、伽叶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而佛祖默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尊灭度之前,阿难尊者向世尊请教问题,世尊灭度之后我们以谁为师?佛在世,我们是以佛为老师,依靠佛;佛不在世了,我们以谁为师?佛说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阿难:我愿化成一座石桥,经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雨打,只求她从桥上走过! (Ps:这小朋友颇有慧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佛陀阿难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少女,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这少女从桥上走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阿難從事起問,世尊如理正答。理事無礙,妙顯中道。我們在經上看到理事,理事裡面含的中道,中道說不出來的。我們接著看底下這一句,「世尊告阿難曰: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此與《金剛經》中,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一味無差」,意思完全相同。——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