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精典•读书#狂气,作为人类之魂,其本身自有合理性。与狂气相对的是平常心,它们本为一体,处于正反两面。一体就是人性;而两面,就是狂气和平常心。——李冬君《落花一瞬》#7月11日晚7:00,历史学教授、“女史”@李冬君 做客精典书店,与大家分享日本文化里的菊与刀,一同探寻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林林上课的时候推荐过的~//正在看《菊与刀》。来自网易云阅读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到了那个日本禁片感官世界来着(艾码我咋这重口OTL,菊与刀啊菊与刀 //@玮姨:好艺术(。•́__ก̀。)//@-红旗少女酱-: //@火山堆宝_://@凯和源:我已经在下了(๑•ี_เ•ี๑)//@渝州连环杀手:帅的人已经在下载了而丑的人还在[赛马] //@大鱼男神: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对“恩”债,义理的分析,颇有启发。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将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对比分析也很有意思。书中作者困惑之点,确如书后附录川岛武宜所指出缺乏历史的分析,易惑于现象。版本来说,修订之后,已经很好...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要的是自己,我会一直在我的路上走下去。。。mark我的阅读历程,利比亚战地日记,菊与刀,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的十年,民主的奇迹,民主的细节,社会契约论。。。接下来是政府论,权力,美国的民主,美国政治概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曾这样描述日本人: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曲,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弱,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以闹剧和童话背景所表达得悲剧故事,看完后心里憋着一股心疼,从头闷到底。看似爱情却跟爱情没有屁点关系。渗透血液、感同身受,深受重伤,难以出戏。很难说怎样得行为是对得,也许像《菊与刀》中所说,生命本就是一场凋零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悦读漂流#“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我们讲述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美)露丝·本尼狄克特《菊与刀》索取号:K313.03/P341/3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愚以为,去岛国做的攻略,除了孤独星球菊与刀知日系列,这些也是必要的。#滤镜也用的日系#小津是枝裕和山田洋次也可以翻出来重看了。。。#考据控的认真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各位博友,晚上好!中日两国的历史宿怨究竟要从哪里说起?究竟是黑船事件?还是乌鸦泡温泉?亦或是“毒瘤”的扩散?欢迎大家有时间收看我在CETV1(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国史演义》栏目中讲的《菊与刀的变奏之日本的侵略之路》,从6月29日到7月9日,每周一至周四晚22点25分与您相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菊与刀却依旧无法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拜拜]写个屁书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籍《菊与刀》 (来自豆瓣) 推,令人惊讶一个没有生活在日本文化中的人能够这么透彻细腻的剖析这个文化,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和惊讶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周主题《菊与刀》,读书会开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接上)这就使得“个体---个人---主体”三者,对日本文化而言均不缺乏。虽然至今,日本在三者关系上仍多少有些冲突(菊与刀),但却使日本能够顺利走入近现代语境。而中国的问题恰在于至今尚无法在文化内使“个人”充分浮现,这一缺陷让中国迟迟滞留于前现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犹大圣徒999: 花则累//@壮圆柴:花千骨。//@李铁根:信达雅!//@杨莹cherry:花间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崇尚菊与刀的极端民族 总是能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战争时凶残到令人发指 和平年代又如此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