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得知@杨多杰 主讲的茶课《杨多杰解读茶经》,在【喜马拉雅APP】正式上线~祝贺杨老师!也为自己拥有这样才华横溢高颜值的良师益友而感到自豪[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门·陆羽公园#魅力天门,茶圣陆羽#天门·陆羽广场 晚上的茶经楼才更美,整幅的玉版画也是大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茶经》一 铭思茶源02茶的由来》很喜欢!都来听听吧《中国茶经》一 铭思...(分享自@喜马拉雅FM)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树菩提伴茶香,听武夷姑娘大红袍传人讲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境】说茶,免不了要与酒比较。酒醉人,茶不醉人。酒误事,茶不误事。酒熏人,茶不熏人。 酒难成圣,茶能成圣。陆羽写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成了“茶圣”,没听说过古今中外谁写过《酒经》,只听说有酒神酒仙之称,还没听说过酒圣之誉…… 当然,酒比茶容易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无怪乎上至国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匋雅》曾记载宋青瓷盏:“宋之余姚缥瓷瓯瓷 其色天青 若九秋风露,千峰翠色,茶经亦赞云: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井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品新茗。以盏品茗其色愈佳,味亦美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肖凡尘刚刚成功借阅了一本《图解茶经》,这么好的功能我只告诉好盆友,来晚了就可能借光啦!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林语堂道: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唐代陆羽著《茶经》乃世界第一本茶叶专著,虽仅七千言,然涉及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及图,面面俱到。后有清代陆廷灿撰《续茶经》述唐至清茶事之发展。中国人对茶的理解非他国能媲美也。虽东邻岛国借鉴开拓了有其特色的茶道,但我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间绝品人难实, 闲对茶经忆古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筆標茶經,與三年前鈔十善業道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经》 福鼎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壺出宜興窯者最佳。 嘉慶六年 俞蛟《潮嘉風月·工夫茶》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 信義建國路口 Xi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雾天走进乌岽村阿伯家喝茶。。。。。喝茶听阿伯讲茶经也是一种享受。。。。。 潮州·潮安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昏又舟上 话别 堂辞后驻杖 杖驻后辞堂 别话 上舟又昏黄 赏句茶经茗留香 巷深悠悠淌 尝盏故饮一酌你来访 廊亭画色浅 如若 风清隐旧窗 窗旧隐清风 若如 浅色画亭廊 香留茗经茶句赏 淌悠悠深巷 访来你酌一饮故盏尝 山晚樵渔 回环 谁遣月岚 岚月遣谁 环回 渔樵晚山 展灵味古传 我 传古味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起码这样我好像明白了它在说什么!陆羽的《茶经》!适合我这种茶叶小白但又不知道就是很喜欢的人![脸红][脸红][脸红]我写了新文章: 《图解《茶经》》 (分享自:@简书) 图解《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经/书店/星巴巴/使徒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