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谈读书 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谈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尔不必求记,却以求明白;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谈读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刘亚洲谈读书:中国治道重在历史经验 =这代表了官方思想吗?倘若如此,中国未来将误入歧途。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名人谈读书】#读书方法#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都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RT @zuola: 有人感叹三年资历的程序员就能拿35万年薪,有人感叹大忽悠生存之道。TK教主 @tombkeeper 介绍说,这种大忽悠通常跟上司吹技术,跟下属吹理念,跟平级吹管理,这就是技术界大忽悠生存秘籍。果然和古人说的“跟屠户谈读书,跟秀才谈杀猪”的装逼秘籍有同工之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评论@江西周冲 的博文【我为什么离开体制】:" 祝福周冲!多年前在杂志上看到你散文,印象深刻,让人羡慕的才华,看到博客微博自然加了关注,但很少上,前两年吧偶然打开看到似乎是你与室友们谈读书,谈编辑工作之类,以为你离开校园去了媒体。看了..."查看原文:我为什么离开体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徐建融先生谈读书: 这几个阶段没有经过,求补课殊难,可通读古代汉语(王力)十遍,每天坚持一到两小时,五年可粗通。读书之要,学问家在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民日报干部谈读书:读书与做人--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干部谈读书:读书与做人--观点--人民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跟上司吹技术,跟下属吹理念,跟平级吹管理,这就是技术界大忽悠生存秘籍。和古人说的“跟屠户谈读书,跟秀才谈杀猪”的装逼秘籍有同工之妙。 佛山·陈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这么好的事》是一本写给想加入”读虫“这个行当入门者的书,很是浅显,里面引用了不少名人谈读书的文字。就其可读性来说,感没太有吸引力,这可能跟自己对文字的喜欢有关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心智研究:是的,时下在这国谈读书,基本都是笑话,只是笑话而已 [哈哈]//@心智研究:哈哈,悄悄地说,连出书的编辑都看不完自己编辑的书。//@象形书坊老宋:想说个事实,因为做书店的原因,曾接受过一些媒体的采访,那些媒体人,基本是不读书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光潜先生谈读书『朱光潜先生谈读书』朱光潜先生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书是华人首席励志导师刘墉先生首部写给中国父母和青少年的亲子能量读本。文章囊括刘墉旅居美国纽约生活期间,在自己中西结合独特的家庭教育中和孩子谈读书、谈做人、亲情、爱情、友情、处世、职场等名作。刘墉先生不仅拥有一份成...@掌阅iReader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想写但不知该怎样写:谈读书与成功。有人说读书无用,其实是你对成功理解错了,任何的成功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定位,你达到了自己的人生高度,就成功了。不要说是我要成为马云,俞敏洪所谓的成功人士。你值4k,如果超过了他,那怕一点,就成功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徐建融先生谈读书: 这几个阶段没有经过,求补课殊难,可通读古代汉语(王力)十遍,每天坚持一到两小时,五年可粗通。读书之要,学问家在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坦诚 直接是好品质,但是要有个度,跟所有人都太坦诚啥都说,那是情商低,没脑子。有一两个好的不得了的兄弟 同学和同事就好,学会圆滑也是一种成长,你跟人谈话的舒服程度决定你的高度。 最近不谈感情,谈工作,谈读书心得。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