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形而上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师说,要是现在有人对我说什么,天长地久,海誓山盟,一辈子只爱你一个人,我就送他四个字儿,形而上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后,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决定原由?”我的追求带领我穿过物理,形而上学,幻觉,又带了回来,同时我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发现:只有在神秘的爱的等式里,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我今晚在这是因为你,你是我存在的理由,你是我的全部。--约翰.纳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还是觉得庄子很……。理性要在一大堆里面看出分别,他就齐是非;理性要越聪明越好,他就离形去智,坐忘心斋;理性要明晰的逻辑,他就通篇的比喻和诗。除了个“道”以外他简直反形而上学嘛,跟尼采还剩了个“强力意志”差不多。。。然而这样想肯定是哪里出错了不要信不要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错 还是很相符的 不过你的是童话 形而上学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哈哈]//@M苗Y雨: 给你配图!话说你怎么睡那么晚! 查看图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哲学意义上的)个人自由是一个高贵的错觉,并有其社会价值;没有它社会也许会崩溃;它是一个必要的工具——理性、历史或任何要我们去崇拜的宇宙力量的“狡计”的最大设计。但是,幻觉不管多么高贵、有用,多么具有形而上学的合理性,历史而言多么必不可少,毕竟是幻觉。——以赛亚·伯林《自由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康德所谓的"形而上",并不是我们讲的"形而上学"。他的"形而上学"只是建立在一种仁义道德不受控制的 "形而上学", 道家真正的形而上学讲的是一个物质不需要"物质"以外的形而上学。 北京·金域华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大EE大大:一切都在静字,静是所有宗教形而上学的基础,怎么说是然并卵?,你有没有实证经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我最想你的时候就是想看恐怖片和聊某些很形而上学的东西得时候 等我去找你吧@Even-If-you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说我是形而上学主义者也好[心]如果你是那片树叶 [微风]我愿意被遮蔽双眼[兔子]毕竟看不到泰山又如何有你就足够了[太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康德理性批判,试图为科学的形而上学进行奠基.早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在于澄清思想的语言界限,对形而上 学幻相进行治疗,但其后期思想却坚决捍卫常识,要求重新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从思辨的观念世界走向日常的生活世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观演变的历史逻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越来越不想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那么形而上学,所有真实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让我活的更有底气一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称古代希腊是哲学的摇篮,因为它突出地体现了一种理性和自由的精神的觉悟,是他们在摆脱了直接的物质需要这样一种繁重的生活劳动、繁重的生活所迫的这种环境下面,想到了形而上学的问题,想到了理性和自由的问题,在这种精神下面,培养出一种科学性的精神,研究万事万物的原因。—叶秀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存在和意识都是以光谱的形式存在的,涵盖了从物质到肉体到心智再到灵魂、灵性的一切。没有哪一种关于灵魂的科学不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不以灵性的救赎为方式” 。《意识光谱》肯·威尓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同意右边 ,法律是手段但不是预防犯罪的唯一手段 ,其下跪为什么不亲自驾车把醉驾者和老人送回家进行进一步法治教育,为人民服务不能形而上学,社会主义法治必须讲究惩戒与教育并重,对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的可因地制宜多找方法,预防犯罪才是目的。 //@YQ仰望星空:坚持的是法律,跪的是人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随着柏拉图把存在解释为‘相’,形而上学就开始了。在全部后继时代里,形而上学烙印了西方哲学的本质。自柏拉图直到尼采,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自柏拉图以降的一切哲学都是‘唯心主义’——...意即:人们是在理念中、在观念性的和理想性的东西中寻找存在。”(海德格尔,《尼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近代哲学是从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起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这是外在的经验;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这种哲学产生于对理性自我的反省,这是内在的经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从根本上说既排斥外在经验也排斥内在经验,他一味痴迷于抽象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