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自由的文化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不想出国,我是个很懒的人,懒得熟悉外国文化,就在国内呆着就好。但我更是个爱自由的人,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先锋兵,我在中国局域网感受不到自由,也难以在互联网上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礼仪,如果我几年后出国了,那我一定是被迫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文化:@茅于轼:每10万人中在押犯人最多的是美国,为700人。其次是俄国450人,南非300人,爱沙尼亚200人,英国150人,德国120人,日本40人。日本和美国都是经济高度发达和政治民主的国家,但在押犯人比却相差17倍。这只能用文化不同来解释。日本是高度守纪律和自制的民族,而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书摘】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和样式、制度和尺度,都是由组成这个国家的国民,以及他们的文化和历史决定的。强大的国民喜欢弱小的政府,自由的国民欣赏松散的制度,愚昧的国民盼望英明的领导,软弱的国民依靠强权的统治。因此恩格斯说,如果某个国… 摘自《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 @多看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許您會在想臺灣政壇政客們,最傷腦筋最怕得罪的兩個「黑白無常」到底是誰?哈!一個就是德高望重老前輩「李敖」!一個就是現代文化判官「邱毅」!我不是政治從不玩政治,但我很欣賞尊重兩位能人!因為在臺灣太過於自由的政壇,只有他們說真話道真理,只有他們不畏強權敢直言不諱![good]![作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桶水的博士,最喜欢哗众取宠!连起码的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常识也没有!中华文化最大的敌人,是马主义,儒生任重是马主义的奴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游学美国 说走就走】美国,一直以其自由的氛围和多元的文化,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职场人士。无往高校云集的学术之都,户外运动丰富的近海之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宁静舒适的文化小镇,美国都有城市适合你。9月1日前报名美国游学课程,减免千元左右报名费。【立即咨询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實說我不喜歡用野蠻/落後這種主觀價值來評斷一個文化,但違反普世價值(ex.人權,基礎生存權)、傷害人身自由的傳統和文化仍需受到約束和譴責//@奶油味苍蝇: 还有存在既合理,合理不合法也是应该被约束,乃至被消灭的,理科生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宋朝时中华民族性特征的已很明显。经济文化没的说,但前提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下,我不赞同宋徽宗在政治上失败的说法,文化、经济、百姓生活搞得很好~政治失败吗?难道大政府小公民的社会才是政治成功吗?被外族人侵略是因中原汉人不善战,这点也不是宋独有的!但宋人宁死不屈气节是令人敬仰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立波本来就是流氓,还好意思评判别人,有些人就是拥有没文化还要管别人自由的傲娇!哪儿来的啊! //@薛好大:道德逼在绑架他人时,总会伴随着诅咒式的威胁,比如你如果不这样做,就永远不会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全家每年一起出游早已在哥哥两岁开始成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自由的度假模式让全家人都很舒服,不一定要去景区,看到喜欢的地方立即停下车,不需去了解这是什么景点,只是我们喜欢。喜欢庐山的参天大树,喜欢庐山凉爽的天气,喜欢庐山的美食,喜欢看一栋栋有历史感的房子 九江·庐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何君安:萨托利说:“从自由出发,人们可能实现一定的平等;但是,从平等出发,人们一定会消灭自由。”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多与平等、民主精神相通的因子,因此,中国人接受由西方传来的平等、民主等价值时并不感到有多大隔阂,但是要让中国人理解、接受和适应自由的观念就比较难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媒体自由是人性自由的最核心表现啊,不过媒体自由的前提是媒体人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节操的人,否则就会像台湾那样变成泼妇骂街,流氓打架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许很早就起床,但那并非是为了9点出现在办公室,而是日出而作的规律使然;不会选择快节奏的工作,而更加倾向于收入虽然较少,但压力也小,时间上更加自由的工作。在快餐文化成为主流的世界里,却能长时间地捧着大厚本的图书慢慢地看,仔细地体会阅读和思考的乐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化局你们这群傻逼根本就不明白说唱的真正意义,你们禁了阴三儿的歌,但是说唱精神永远存在!我们会将自由的信仰一直传递下去,力挺阴三儿!!加油!!这就是hiphop的力量!family tre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迷人的小颤音。很欣赏他们自由的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BC 中英教育大战:一场脱离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你是支持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向往自由的英式教育,抑或像爱思考的小友一样心中有一丝疑惑?片中这么多矛盾到底原因何在?哪种教育方式好?知友「小友」来一一分析 网页链接 (想看更多?下载知乎日报 App: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