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自由的文化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欧洲,因为那是孩子的乐园,在古典文化里蕴含着自由的真谛;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欧洲,因为那里时尚又不失仪式感;中年人为什么喜欢欧洲,因为在历史的长廊里到处充满着新鲜;老年人为什么喜欢欧洲,因为那里不光适合养老,而且快活逍遥。你为什么不喜欢欧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美国快控枪吧,虽然自由的文化在那里,但是不安全啊 //@央视新闻:【#美国得州枪击案#:致多人伤亡】当地急救部门在社交媒体上称,枪击案已造成多人伤亡。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确认有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死亡,更多人受枪伤。当地警方已经警告人们远离奥斯汀市区,但枪击事件的具体伤亡尚不清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打算写本书,关于脆弱的所谓多元文化自由的历史与未来//@江宁公安在线: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枪击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学勤:真正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讲坛,不在那些嚣张的东西,就在每个灵魂的生命里,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就是超越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一种学术氛围,一步一步蔓延,把越来越多的人包裹在其中,真正的大学就形成了,很快就会变成了一场文化运动,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主是否是最后的政治形态,以及政治和国家是否会消失,我不知道。但当今民主政治的问题一是民主自由的原则未贯彻到底,除了政治,与经济、文化、国际相关的很多问题未有解决;二来它只是结构/形式上的原则,终是无根的,所以它可以成为人们的现实追求,但毕竟不能作为信仰的根基,此亦是公知的困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撇开人与人的差异,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如果侧重于教,就必然受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如果侧重于育,就应该在普及教育阶段培育人的兴趣爱好,在高等教育阶段培育人的自学能力,政治清明文化开放自由的法治社会,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自己的兴趣和终身的自学能力而不是已取得的学历高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我的文学理想》从小,看的书不算多,听得故事也不是很多,却感受到了世界的多彩斑斓,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开个书店,给大家提供一个自由的海洋,供大家的思想自由遨游,在文化的世界里,看清生活的远方,我的文学理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友的发声像是新时期的戊戌变法或是新文化运动了,主流媒体的堕落是一颗毒瘤,电视看多了会变傻,微博也一样[微笑]一个国家如果开始自欺欺人,而不是正面错误积极改变,必将会辜负先祖的奋斗与努力……[微笑]之所以有人说国外好,我相信是因为透明与开放,人民没有畏惧,没有屈服,这就是自由的精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默克尔:两名在德国制造恐怖袭击的男子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到德国。他们的做法侮辱了接纳了他们的国家,也侮辱了那些真正要在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她说,这些凶手让人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由的理解产生怀疑,他们就是要离间我们,让不同的文化宗教之间布满仇恨和恐惧。"这是我们绝对要反对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接下来一个月要当艺术家了,从听歌儿到看的所有东西都要培养中国风,何况其中一周还要去珠海,艺术家需要很强的灵感,一个月给一个国际学校设计一套东西压力还是有点儿大的。主要是我是无政府无国界主义者,文化包容性太强。对于我这种闲云野鹤,强行一个月灌中国风还是很不自由的,这是最大的障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初的朋克文化元素通过插画艺术的方式呈现,livehouse中不可缺少的风格之一,凸显向往自由的个性,解放天性。>>分享地址:(地阯点这里>>>@一分钟学搭配链接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应该是文化最自由的年代。民国的首都南京,自然成为我最喜爱的一个城市,很可惜的是我只去过一次南京,还算是走马观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群阿根廷性感洋妞和健硕洋哥带来的2016极限震撼:由空中跑哥~大车舞~水膜水舞三部分组成。空中迷幻水舞,其实个人理解讲诉的是关于梦境和生活,快乐和自由的故事!可以当成超级舞台剧来看,也能理解为行为艺术大众化!尽管观众文化背景有差异,也许小城人民太腼腆,但也是非常成功美好的一个小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活家工地实景图拍摄130平米美式跃层.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其自在、随意的不羁生活方式,没有太多造作的修饰与约束,不经意中也成就了另外一种休闲式的浪漫,能找寻文化根基的新的怀旧、贵气加大气而又不失自在与随意的风格。 更多详情请点击: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不合理的价值体系的批判、对低俗文化(包括自身)的批判、对道德体系桎梏的批判、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的批判、对某些束缚自由的条条框框的打破、对某些人性闪光点颂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晚上参加了公司足球赛第一场,虽败,却为能在这样一家有素养有文化的企业就职感到幸运。遥想年少时的自己那么为足球痴狂,怀念那自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