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自由的文化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相对主义是独裁文化的基本工具,也叫权变,换言之,有权力就可以随意改变规则,那么没权力的百姓就要遭殃,这是人治(即德治)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原则的社会才是法治社会,比如,自由就是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儒毒文化就似是而非地把自由说成是相对的,他们把侵犯他人的自由当成自由的内涵,极其荒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当听到有人对我说:“我不关心政治,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时,我心底都会泛起一阵寒意,纵观中国历史,满清灭大明朝,五六十万满人奴役几千万汉人;日本侵华,常常是十来个日本兵就可以维持一个县的秩序。中国特有的奴役文化对于追求自由的人来说,就象是看到整个族群染上精神瘟疫,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弘译沙盘】我们接触新的智能,却置身于旧有模式,企业创新应该是改善还是再造?复杂的组织结构、多层管理级别,自以为是的权威、制约导向的个人判断,教条的经验、甚至是过往的成功都会是创新的阻力。激发兴趣,打破联想壁垒,广泛的知识涉猎,自由的沟通,自律的高度文明,才是企业创新文化的基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奇葩说某两期节目被广电封杀下架的事情,让人觉得不可理喻。讲真,自从某人上台之后,谷歌被封,动漫下架,各种对于文化意识形态的打压。我们想要的其实不多,我们只是想呼吸自由的空气,做一些自己喜欢又不伤害别人的事情,可是,连这些都成了奢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打得好,他们自由的接受各种暴力文化,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后果。//@鸟市汉人:这是今天看见的第二起学生暴力事件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一陣子,知道有日本五千個高中生,出來抗議日本右翼企圖修改憲法之事。這證明了什麼?他們是聰明的。右翼得逞,他們要上戰場,他們守護和平憲法,因為他們沒那麼蠢。右翼反對日本宅文化,就算這幾年他們搞艦娘,自衞隊音樂隊一再出息nico大會,可人家不傻。軍國主義又上台,日本自由的動漫文化即毀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由的思想表达,独立的文化立场。美文书友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站–魔都思想地标之一季风书园,15年存在于上海地铁站的别样风景。书友还拍到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甲午甲午》作者马骏杰可是我们烟台人,新书已上美文书架#美文书友在路上# 烟台·美文书店(二马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才和好幾位波斯人喝咖啡,他們有些人先到了土耳其,然後再到北美,大家都是帶著期望移民。我發現愈是期望自由的人,愈渴望脫離原來國土上壓抑的文化。//@梅花满中华64: 除去霍梅尼。//@大藏布://@王小山: 目前为止遇到的伊朗人,均为良善之辈。//@长安伊沙:不是邪恶轴心,而是善良轴心,我早有诗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宅医送·爱读书# 1、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二是社会的担当;三是自由的灵魂。2、人生有三大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3、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另一种是笑而不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由的国度,不一定是自由的人生!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一代代传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些传统的文化艺术真的很厉害。绝不是封建的产物,而是反封建的产物,是文明自由的产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香港,我都是微笑着随便说一下原因,昨晚睡不着,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觉得香港是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无论是哪个领域,都出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香港以廉洁的政府,完善的法律体制,自由的经济体系闻名于世。文化方面,香港至今保留着繁体字。其它..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所奴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什么感觉能比徜徉在两种文化里自由呢?花多少财富请翻译,能比得上我们亲自交流沟通的乐趣呢?英文学习,最终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更丰富更自由的精神世界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抗战民间史证文献展#《万象》杂志的编辑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进行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杂志定位为“时事、科学、文艺、小说”兼顾的综合性期刊,合乎其“包罗万象”的命名。“新旧交融”、趣味与意义并重,目的在于“点缀,安慰急遽慌乱的人生”。详情: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貌似我对于物质和道德两方面都不太执着,但也不弃绝,有底线就好,其他尽管随意发挥,空性自由的浪漫派,当今文化现状能接受我的人已经不多,何况是认同?我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相遇都太幸运!相信列侬的老歌《Imagine》会一直传唱,直到他的梦想实现。 John Lennon《Imagine》 Ima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