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受戒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刚读了汪曾祺的《受戒》,内容很简单,讲了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的懵懂感情,很美,很质朴,跟《边城》一样美![鲜花][鲜花][鲜花]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师父要求戒子都住寺院,上午受戒清醒精神。午斋后配合暖色温馨的灯光,开始了昏沉时代。下午地藏殿坐香开始瞌睡,以为与多年午睡习惯冲突,不困才怪。可挪入禅堂听课至晚间,持续昏睡。故此次受戒最大感触是昏沉,前所未有,受戒功德殊胜不可思议,这般昏睡也必有说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提倡“素食”的概念比“吃斋”更深一层,素食并非单纯的禁忌、受戒,而是希望在调整饮食的过程中,让自己内心清净。素食是通过饮食修行,让自己身心合一,甚至与自然共融。#素食生活#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的智慧-赵越教授】讲座笔记二:1. 佛法是证法,佛法不怕质疑,不需要与时俱进,佛学是未来的科学。2. 修行的第一步是皈依(皈依之后才有戒体,有了戒体才能受戒)和忏悔,然后以戒定慧来修学。3.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十分推崇《西藏度亡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是没有资格设立戒坛的。隆兴寺自从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龙树菩萨,又称龙猛、龙胜,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身。龙树自幼颖悟,学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遂隐身至王宫侵凌女眷,其事败露,三友为王所斩,仅师一人身免。以此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入山诣佛塔,出家受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代名僧玄奘法师曾在这里受戒。唐代扩建以后,规模宏大壮观,当时寺内有96个院子,楼、阁、殿、塔、厅、堂、 房、廊共8524间,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 262幅,佛经变像114幅。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的艺 术宝库。 成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是为了向临夏地区和他们一起生活了数辈的非穆斯林传教而竞争,而是教派间争奇斗艳。阿訇们讲解的都是一千年前地名,麦加经一千多年演变扩展,和阿訇讲解的地方对不上号。阿訇们讲解的受戒的戒关早换了地方。有些老爷爷们甚至拿着子女贩毒得来的钱去朝觐,阿訇们似乎也不讲这方面的非法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受戒真的太好看了!!读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想象这是上个世纪的小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出家和受戒是两回事。出家的人,通常是受了三皈的,也可以什么也不受。古时大寺院,出家后很快要授沙弥戒。明朝见月和尚以后,都是出家一年或几年后受三坛大戒。现在人一出家自称沙弥,大家都当他是沙弥,是不对的,没有依据的。若是细论,可以称出家居士,剃发优婆塞(优婆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觉察到根源,忏悔清理自己的内心之后,受戒才能有慧,慧眼识珠。天清地宁,纯真的内心暖暖的,美美的睡个好觉,真正的欢喜心如坐莲花台。感恩的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日紧绷,今晚特意找了汪曾祺先生的书粗略的翻。不知道为什么,《受戒》于我而言怎么也看不腻[微风][微风]风起了,天凉了,今夜一定好眠[月亮][月亮][月亮][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一本众人说好的书,看了二分之一,便有点倦了,有些太过浮华,把痛苦或美好放大了几倍,有点像是初老未老的姑娘脸上的浮粉,读读便罢了。相反被汪曾祺的一篇——受戒 所吸引。语言间描写的真实细腻,细细品读很是舒服,相比之下,更像不失粉黛豆蔻少女粉嫩通透的双颊,无需过多辞藻修饰,值得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大夫说:僧人剃度,然后大悟;名将弃刀,解甲归田,都是一个道理:你要更上一层,你就得经历一个形式上的东西,然后内心就变了,就想开了,能配得上下一个更好的人,就像僧人配得上佛祖的经,将军配得上安宁的生活一样。我还在受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游记》的唐玄奘!!!居然在1400年前是从成都大慈寺受戒出发的!!!OMG!!!当时就惊呆了!!二十多年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今天第一次来大慈寺,梵呗音乐会上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伟大。 秒拍视频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早上我去拜访了一位学佛的同学,我感恩她两年前的慈悲开示,指引我与阿弥陀佛结缘。她于2014年10月在潮州市,在来自台湾的果清老法师的受戒仪式皈依佛教,接受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