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受戒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再大一点到高二的时候就不喜欢看伤痕文学了,喜欢看《边城》和《受戒》,对乡土有特别的情结。高中三年是我最喜欢读书,读最多书的时间段。我想说上了大学后总算能读更多好书了,大学的图书馆跟高中根本不能比较。结果现在上了大学完全不一样,打游戏刷微博,玩物丧志,书也看少了...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受戒是行善滅惡的練習。 /微笑 Observing precepts are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positive and ceasing negative.[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剃度。佛教出家僧侣剃发受戒的一种仪式,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为弟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笔记#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汪曾祺《受戒》 ps:受戒全篇读起来都极有韵味,最近读书太少,之前读书太杂,略显浮躁,要向小W同学看齐~[挤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送上十公斤羊腿肉。拜見高僧。還說介紹了一堆烹飪方法。那可不是恭敬心。如果不知還好,知道了就是別有用心。佛可不這樣教人,誰教的?你若用心自能感天動地。人生不易,生死無常,修佛得道就容易了?持戒受戒就容易了?你成功不容易,有福氣,有背景。死了未必有好去處,救人之人死了未必是痛苦之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愿皈依受戒,也是好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来戒指是代表爱你到心里,情愿为你的爱而受戒,这辈子守着它,守着这个人,守着这个家,戒掉贪嗔痴[糖宝惊呆了]#我要休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看汪曾祺的《受戒》 之前老听一个朋友夸汪的文章好 现在我一看 果然可以 自然 有趣 其实很难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只是喝完红酒会犯鼻炎,自从受戒不喝酒后是连看别人喝红酒都会犯鼻炎了吗[笑cry][笑cry][笑cry]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戒从二个途径得;一是从自心忏悔求受得;二是从尊师重师师授得。否则,只能为诵戒、受戒,不为得戒。 戒从二个途径得--净慧法师弘法系列 《醒悟心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公元753年鉴真携带大量佛经佛像和书籍,作第6次东渡,经过千难万险,于754年1月23日(唐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日本九州。不久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成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的开始。日本朝廷封他为“传灯大法师”。鉴真东渡,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嗡嘛呢叭咪吽舍】受戒是为了简化生活及令自己趋向修行。受戒极其重要,因为它能使我们成为修行正法之法器。做为容器之碗,显然必须是清洁不漏的。若非如此,不管倒入的是什么,都会变质、变坏或流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受戒》 我的评分:★★★★★ 再普通的职业在作者笔下都是那么美,再平常的记忆都原来值得一写。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閱兵村的士兵似乎比台灣戒場輕鬆,同樣是軍訓但僧侶在台受戒時,起碼三十天過午不食(我曾在中途誤食頭痛藥而胃痛了二十天,因每天只睡五小時很頭痛),持金錢戒,如廁時間都不是很足夠還要背戒律學登壇儀軌,而士兵可以唱k和打電話又能接觸異性,甚至有可愛動物陪伴,現代士兵不算辛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印象比较深的几篇现当代短篇小说:老舍的《断魂枪》、汪曾祺的《受戒》、陈村的《一天》、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最喜欢的一直是《受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密宗的醍醐灌顶,本就是与上师同淫媾后,所产生经血,精液混合物装入藏瓶中,让受戒者吞食,而与藏僧淫媾后的女子称为佛姆明妃!//@春风梳柳66:卧槽,“醍醐灌顶”这词以后还能用吗…[浮云]//@漢青社: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