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受戒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日紧绷,今晚特意找了汪曾祺先生的书粗略的翻。不知道为什么,《受戒》于我而言怎么也看不腻[微风][微风]风起了,天凉了,今夜一定好眠[月亮][月亮][月亮][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觉察到根源,忏悔清理自己的内心之后,受戒才能有慧,慧眼识珠。天清地宁,纯真的内心暖暖的,美美的睡个好觉,真正的欢喜心如坐莲花台。感恩的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出家和受戒是两回事。出家的人,通常是受了三皈的,也可以什么也不受。古时大寺院,出家后很快要授沙弥戒。明朝见月和尚以后,都是出家一年或几年后受三坛大戒。现在人一出家自称沙弥,大家都当他是沙弥,是不对的,没有依据的。若是细论,可以称出家居士,剃发优婆塞(优婆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受戒真的太好看了!!读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想象这是上个世纪的小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是为了向临夏地区和他们一起生活了数辈的非穆斯林传教而竞争,而是教派间争奇斗艳。阿訇们讲解的都是一千年前地名,麦加经一千多年演变扩展,和阿訇讲解的地方对不上号。阿訇们讲解的受戒的戒关早换了地方。有些老爷爷们甚至拿着子女贩毒得来的钱去朝觐,阿訇们似乎也不讲这方面的非法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代名僧玄奘法师曾在这里受戒。唐代扩建以后,规模宏大壮观,当时寺内有96个院子,楼、阁、殿、塔、厅、堂、 房、廊共8524间,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 262幅,佛经变像114幅。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的艺 术宝库。 成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龙树菩萨,又称龙猛、龙胜,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身。龙树自幼颖悟,学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遂隐身至王宫侵凌女眷,其事败露,三友为王所斩,仅师一人身免。以此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入山诣佛塔,出家受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是没有资格设立戒坛的。隆兴寺自从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是大鱼所以会相遇 昨晚提到的受戒[害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佛弟子文库)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受戒我很害怕,我觉得我做不到。其实这样的想法很愚痴,你知道吗?戒律不是束缚,戒律反而是自由,怎么说呢?你看我们大家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走,高速公路一定...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得书记】【2016已到书单20】①、人间草木(周)②~⑦、大家小书:司马迁/ 唐五代词境浅说/民族文话/佛教基本知识/语言与文化 /历代笔记概述 ⑧、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⑨、一百个人的十年⑩、夹边沟记事11、人间草木(汪);12、受戒。京东,101.6入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吧,我承认我是只有在深夜里才能肆无忌惮地抽风,拙笔小小留念一下——《受戒》小续写[绿叶] [绿叶] [绿叶] 重庆·福利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受戒真好看,看得心里软软甜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受戒我很害怕,我觉得我做不到。其实这样的想法很愚痴,你知道吗?戒律不是束缚,戒律... 网页链接 北京·清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大恩上师邬金多吉仁波切》邬金多吉仁波切,1973年出生于石渠县阿日扎乡,自幼努力修学显密经论,后进入阿日扎普康寺受戒成为正式僧众之一。先后敬拜于根本上师丹贝旺旭仁波切(近代最伟大的大圆满传大恩上师邬金多吉仁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许这样一个美好的场景,在现实中得不到圆满,只有在梦里得到一个小小的释怀。——读汪曾祺《受戒》有感,记录于2016年6月22日。受戒-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