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解读文本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译林出版社: #赠书来啦#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守仁主编的《战后历史进程中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 网页链接 )探究了战后历史进程与文学进程的互动,涵盖文学思潮流派和欧美、拉美、亚洲国别文学研究,既有深度理论探讨,也有具体文本解读——话说,译林也出版了不少外国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明清小说研究课考查,我选了“对《聊斋志异》的任一篇小说进行文本解读”这题。选了《商三官》一文,考查文章的结尾这样写到:他借笔下之人之事诉内心九曲回肠,于我们则是观文中之言之行晓世间怪异苍凉,幸哉足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口气读完。写得非常扎实,文本解读有理有据,难得是有深度。宫崎骏(或吉卜力)动画意涵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一直都没能被完全厘清,秦刚教授的解读无疑戳中其关节痛处。作为写给日本(现代)社会的隐性教科书,宫崎动画对当下中国而言亦可作为一种审视自身的方法。#又陷入买书散书到处安利爷爷的循环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倪湛舸:师尊每次见到我引德里达阿甘本之类的就要骂,说,你和文本和作者对话,完全可以发展自己的解读进而是理论,绝对不能养成甩人名书名的坏习惯,读书写书都要踏实,踏实就是大胆地说自己的话,但要有理有据,理可以磨练,据可以积累,路不能走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蓑翁论书#《别忘记生活》:关于歌德人生哲学思想的解读书籍,上溯至古希腊时期的斯多葛主义者和伊壁鸠鲁主义者,下谈到尼采和康德,在歌德作品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全面探讨歌德思想的产生和传承脉络。可惜叙述过于跳跃,文字也比较晦涩,对于普通文学和哲学爱好者来说,本书还是相对艰深了一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本解读过了!!!开心死啊[嘻嘻][嘻嘻]挂科率最高的一科,啊哈哈[得意地笑][得意地笑][羞嗒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两种资料:一是原始文本和证据,二是对原始文本和证据的解读和讨论。在入门阶段多看看第二种还是不错的,因为无序的内容要应用到语境里才能看起来有序,容易理解和记忆。只不过,要把第二种资料当成第二种资料,不要看得太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 #晒书单# 近日在读及推荐:《海德格尔自述》对海德格尔自述性文本的解读;《无欲的悲歌》彼得·汉德克;《藤花与草莓》川端康成掌小说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SAT官方指南解读——文本细读:新SAT官方指南解读——文本细读 文| 西安新东方 常夏丽 新SAT阅读比现行SAT更重视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与对文本细节的理解。College Board 在考试改革说明中也...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长微博生成器:新浪长微博官方网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同组一位匈牙利姑娘的论文,关于sonorous space,讨论sound(stimme)与atmosphere(stimmung)的关联,文本解读非常细腻、敏感、惊艳。另一位以色列女生,讨论empathy,尖锐有趣,文字已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为ESL写作者,真是觉得好惭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Genstat统计软件txt文本读入-解读》1、一般的txt数据开头三行,第一行是字段名称;第二行是说明;第三行冒号是规定的,不能改。2、如此一来,是从genstat的data-ASCIIGenstat统计软件txt文本读入-解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不是一个文本及其解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突出的不是研究哲学中的问题,而是研究问题中的哲学。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是充当为现实辩护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在上课太注重形式,其实对文本解读的深入细致与否才是展现教师功力的所在。任重而道远[感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士下山啊..这能是一个受了勋的导演拍出来的吗[bm喜悦],有些地方还是有原著的意思,但整部片确凿就是垃圾,还不如无极。那些无甚意义的特效动画还有武打仿佛功夫和万合天宜串了起来,同样是对徐皓峰文本的解读,跟墨镜差了十万八千里。陈导演真是靠一部霸王别姬吃一辈子吗..不吐槽了看一遍宗师洗洗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玛丽·麦金的《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一书,是一本关于《哲学研究》的导论性著作。与格雷林那本更具批判色彩的《维特根斯坦》相比较,麦金此书紧扣文本,力图从维氏本人的哲学意图和方法出发,对所涉文本进行解读。通过读此书,我们可对维氏所谓哲学之为治疗、哲学不提供理论等说法有更深的体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通过实体价值来解释社会权的规范效力本身是不可靠的。即使宪法文本中规定了“最低标准”,对其进行实体价值上的解读也是不可靠的。在实体上,“最低标准”是不能通过一个确定的数量化的标准来表达,而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