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维特根斯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布鲁斯·瑙曼生(Bruce Nauman)于1941年,父亲是电气工程师,他上大学时学习了物理、数学和艺术,特别学习了古典音乐和哲学,如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这些都对他以后的艺术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 #当代艺术##雕塑艺术##装置艺术# 贵阳·后巢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暑假没事的话,我想可以读读这些人的书:罗素,弗洛伊德,列宁,卡夫卡,茨微格,乔伊斯,吉登斯,维特根斯坦,阿多诺,李普曼,默顿,奥威尔,哈耶克,米尔斯,葛兰西,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哈贝马斯,拉康,福柯,齐泽克。放心,除了最后三个人,不仅经典,而且比较好读。可以试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问维特根斯坦家族被放到哪里去了 (对那个首富家族的“没有之一”稍微质疑一点 //@競日孤鸣-琦为罗生:欧//@人家绝对不是乌鸦嘴:嘛··//@橘子需要real充: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阿妞妞: 哦//@请你玩蛋去吧:[拜拜]还真看少了个万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社会学我已经读完了韦伯,涂尔干和费孝通,当然了,当代结构主义的书籍,比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我觉得没必要读了,还不如直接去读罗素或者维特根斯坦,不管还有史怀哲是必须读的,生命哲学里涉及到的观点,是很可贵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目标是全英文读懂维特根斯坦,理想是要有一天不假外物##目标是全英文读懂维特根斯坦,理想是要有一天不假外物##目标是全英文读懂维特根斯坦,理想是要有一天不假外物# 说三遍 [微笑] 我最喜欢火车车轮舔舐车轨的轰隆声,可以剥离肉体,让我有种用灵魂在与自己对话的恍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哲学】维特根斯坦笔下奇妙的概念“对象”是指世界的本质。而在维特根斯坦之前,逻辑常项(如“非”、“或”)有被视作实体的倾向。在维特根斯坦之前,人们已经知道逻辑常项可以化约为一个(通常使用五个)。但维特根斯坦最终连这个都消去了,说明逻辑常项并不是对象。(fine.)(配图:uu_uu_za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漂亮的東西不一定是美麗的,拥有什么样的語言方式就拥有什么样的思維方式。維特根斯坦甚至将其上升到这样一种高度,想象一种語言即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网絡時代的我們再也沒法明白汉語中那种【既可言傳、尚須意會的神韵】。无論是商業形态还是意識形态上的塑造,汉語都成了一种工具而不是它的本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和TA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说:“我不能google出我不知道名字的东西(一个函数)啊!” 感觉被维特根斯坦附体了0.5秒,一种神秘体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幸福、和谐的生活的客观标志是什么?不可能有任何这种可以描述的,这也是很清楚。这个标志不可能是一个物质的标志,而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标志,一个先验的标志。---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维特根斯坦提出的逻辑形式无法言说,依赖于说和显示的两分。不过,我会认为,所谓语言本身不可言说,无论如何也是个误导的说法,因为并不是那里有某种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对显示不能再显示什么,只因为被显示者已经显示了。——陈嘉映《语言哲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开篇格言:人所知道的而非由喧嚣吵嚷的一切,都可以用三个词说出来。“知道的”是指被人类理论的。理论的,是指消除误解的。消除误解,是指正确的。正确的,是指符合标准答案的。标准答案,是指当前唯一正确的,如宪法。所以,包纸最大难题 是 :"包纸 - 无 - 合法性"三个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家都知道索罗斯曾经上过波普尔的课,波普尔的哲学到底有多少影响,当然不好说,他的哲学内容还是极其丰富的,不过维特根斯坦觉得他过于肤浅;当然,维特根斯坦可能也深刻不到哪里去,他为啥名气这么大,我实在不太理解。美国大学哲学系水平高的多得是,不仅仅是什么普特南、罗蒂这么几个,其实极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维特根斯坦对朋友说,改善你自己那是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此我们所相信的每一件事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当然基础是会改变的,但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也正是这个基础让我们有可能谈论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的基础都跟你一样,那也是可以的,只需要知道你的某些信仰别人并不赞同,兄弟,就是这样的。——维特根斯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所见的每样东西都可能与我们所见的不同。(维特根斯坦) Everything we see could be otherwise. (Wittgenstei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维特根斯坦临终前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一生。”他无家无妻,无儿无女,以世俗庸常很难理解他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通常说的幸福“性格”,也不是基督教信仰之类的支持,可能是心怀感激,接受赐予,它不是总结、评估,而是一句谢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