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词与物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能把性写得如此干净而优雅的不多,能把身体性的活动写得极具精神性的光辉也很不容易。@城与年 的《词与物》,当当 网页链接 #每日荐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疆词典A-艾德莱斯绸》分享自 @喜马拉雅好声音 跟随鲁迅文学奖得主沈苇触摸一个丰富的、诗意的、立体的新疆,一位移民作家的边疆宝典,历时十年的跨文体力作,《新疆词典增订版》以词与物的形式结构了一个浓缩的新疆,一份精致的体验。包容了我们所熟知的几乎一切文体。 XJ词典A-艾德莱斯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次看了两页看不下去,这次努力多看四页看到换小标题又累得不行了,关键是还看不懂,想找中文版先把开头看了入个门,结果貌似图书馆的被借走了……在图书馆找书时才发现贵校图书馆真是华而不实,也可能是我要求太高,虽然书少但还是自习胜地的。#词与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觉略绝望——词与物 读后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熙熙来到我身边的一刻起,对“孩子‘这个词与物会极致敏感。不能看、听关于孩子任何不幸的东西,会阴影很久。跟先生沟通:我是不是需要看心理医生。当初研修心理学时无法穿过的东西现在试图碰碰看。不是心理医生都有心理疾病,而是“心”负担太重了,它也有累的时候。不是越触碰越坚实,而是越柔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词与物的关联中把握词,值得肯定//@用道记单词:逻辑来源于实践,而不是凭空的想象。在物物交换年代,人们互相交换实物以满足不同需求,懂得这一场景,就能根本上理解这个词 //@新东方单词狂:即1)美丽->喜悦->节日->赶集->集市->博览会; 2)美丽->晴朗/白皙/公平。这是我对fair 词源的解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o主文盲而已,牵强附会胡说八道。fair形容词来自古萨克逊语fagar,名词则源自拉丁语feriae。八杆子打不着。 //@孟华-符号学:在词与物的关联中把握词,值得肯定//@新东方单词狂:即1)美丽->喜悦->节日->赶集->集市->博览会; 2)美丽->晴朗/白皙/公平。这是我对fair 词源的解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它并不仅仅在媒体和影像领域,而是一种影像资本,是人群间的一种以图像为媒介的社会关系,是剥夺、疏离与异化。商品即表像,表像即商品。你可以结合波德里亚对符号和消费社会的批评、媒体理论,结合词与物。后果是人们不再经历语言。//@沙织: 回复@喔不會說:...我的直接经验就是他们把写作搞成了景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粉丝铺天盖地,真正在读他作品的不知道有几个?其实这也不奇怪:60年代的法国,福柯出版《词与物》,一度成为畅销书,但也就是“畅销”而已;80年代的中国,全民迷恋海德格尔、萨特,但《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也就是装饰了文青的书架而已。实事求是讲,这本书还不错,虽然我不太喜欢他的风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看《词与物》:这是个什么电影?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纪念碑性”来自巫鸿的经典论文,被认为可以媲美《词与物》(印象中是这么说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语言本身只是大量的轻微命名,这些命名相互覆盖,相互压缩,相互隐藏,并且为了使最为复杂的表象的分析或组合成为可能而又相互保存。在句子内部,总是存在一个潜在的命名和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把有关一个不可见的但仍抹不去的表象的映象封闭在自己的音壁内。——[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符号-传媒#一旦语言的存在被排除,所剩的只有语言在表象中的功能了:语言作为话语的本性和功效。因为话语只是被词语符号所表象的表象本身。——米歇尔·福柯《词与物》p.108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看《词与物》:啊,竟然有这个电影……想知道是在搞什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符号-传媒#语言的“解剖学”则在大写的历史要素中起作用:因为这是一种有关种种变化的解剖学,它并不陈述器官的真实共存,或互相排斥,而是陈述突变能否将发生的方向——米歇尔·福柯《词与物》p.383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词与物》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