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近思录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学期早读读四书,跟孟子和近思录读书会,越发觉得浸润在其中的自己十分幸福。每读一章,脑海中就觉得过往的场景一帧一帧的在回放,而很多时候,做事待人的方法其实都是不对的…惭愧的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读书的想法,路不是想出来的,是走出来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再啰嗦一句:虽然现在不打算学周易,但是基础的扫盲工作是必要的,不然近思录都没法读。(我连字都没认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儒教典籍雕板被韩成功申遗】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了“世界记忆”。这些古籍中不仅包括朝鲜李氏王朝时期儒学家的著作,也包括不少原汁原味的中国儒教经典,例如朱熹和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近思录-(宋)朱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续近思录》3(原文)》卷六家道 此卷论齐家。盖由己及人,莫先于家,伦常日用,乃斯须不可离者。诚克治之功既至,则施之家而家可齐矣。6·01朱子曰: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续近思录》3(原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高正讲《近思录》:康熙推崇朱子学 开创百年盛世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 【译文】《近思录》:“君子遇到艰难险阻时必先反身自省,是否有过失而导致蹇难。若有不善则当从速改掉;若问心无愧,则当益加自勉,这是自修其德的处蹇之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惟心弘,则不顾人之非笑,所趋义理耳,视天下莫能移其道。然为之,人亦未必怪。——《近思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时,无所不至,及其醒也,莫不愧耻。人之未知学者,自视有为无缺,及既知学,反思前日所为,则骇且惧矣。——《近思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204】每日经典《近思录》》http://t.cn/Rt4SFo7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转 // #我在看新闻# 《朱高正讲《近思录》:进入儒门圣学的终南捷径》 http://t.cn/Rtye2l9 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高正讲《近思录》:仁者境界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http://t.cn/R5MdioZ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近思录,有程子辟佛一章。他说,佛家自私,不懂万物一体,只在身上思考,但对身无奈,于是厌恶它,要消灭六根六尘,以归于清净。又因为心源不定,于是要使这心如枯木死灰,无息无动。但人既然有身也有心,就绝没有身心枯槁如死灰的道理。非要达此境界,除非人死。佛家其实爱身,放不下,才如此固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高正讲《近思录》:读《易经》绝不可舍弃卦爻辞 http://t.cn/RtZbIlK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正能量# 玩物丧志,意指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贻误大事 。语本《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 传:“以器物为戏弄则丧其志。” 宋朱熹 《近思录》卷二:“ 明道先生 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熹与人合编过一部《近思录》,这“近思“两个字,取自子夏的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顾炎武的代表作名为《日知录》,这“日知”两个字也来自于子夏的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满腔子是恻隐之心《近思录》